敘利亞和俄羅斯方面17日說,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專家17日進入所謂“化武襲擊”發生地杜馬鎮。 同一天早些時候,法國方面稱,俄、敘仍然不讓禁化武組織調查員進入這一區域;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承認,法、美、英三國對敘發動的武力打擊“無濟于事”,只為“捍衛榮譽”。 【進入現場】 敘利亞國家通訊社17日報道,禁化武組織專家進入了敘首都大馬士革附近東古塔地區的杜馬鎮。 俄羅斯外交部稍后證實這一消息,說俄方盡了一切努力協助禁化武組織調查員進入杜馬。 禁化武組織調查組14日抵達敘利亞,著手調查杜馬鎮7日是否發生化武襲擊。敘利亞和俄羅斯否認發生化武襲擊,同時支持禁化武組織調查。 然而,在調查開始前,美、法、英于14日對敘利亞多個“化武能力相關目標”發動打擊。 法國外交部17日早些時候發表聲明,指認敘、俄持續阻止調查組進入杜馬,同時附和美方說法,表示“化武襲擊”的“證據”“很可能將消失”。美國常駐禁化武組織代表肯·沃德先前稱,俄方人員已經進入杜馬,“可能已經(對現場)動了手腳,目的是干擾禁化武組織調查組的行動”。 俄方和敘方說,調查組未能進入杜馬是由于安全因素,并非俄方和敘方蓄意阻撓。俄羅斯生化和核防護部門主管伊戈爾·基里洛夫17日早些時候在禁化武組織總部所在地荷蘭海牙告訴記者會,需要清除道路上的地雷,預計調查組18日可進入杜馬。 俄羅斯外交部長謝爾蓋·拉夫羅夫強烈否認俄方試圖“銷毀證據”。他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采訪時說:“我能保證,俄方沒有在現場動手腳。” 調查組進入杜馬前,敘方組織外國記者走訪當地。法新社報道,在當地收治“化武襲擊”傷員的一家主要醫院,醫學院學生馬爾萬·賈比爾說,7日沒有發生化武襲擊,一些人窒息是因為爆炸產生的塵埃和濃煙。但是,“來了一些陌生人,趁亂散布謠言,稱發生化武襲擊,因而大家開始害怕”。 【政治解決】 法國總統馬克龍17日繼續為打擊敘利亞辯護,但是承認動武“無濟于事”。 馬克龍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說“這些打擊將不會解決問題”,“是為國際社會捍衛榮譽”。 馬克龍講話時,一些議員對動武表達反對,舉起寫有“停止在敘利亞的戰爭”“放開敘利亞”字樣的標語。 歐洲國家中,僅法、英與美國一起對敘動武。歐洲聯盟及一些成員國呼吁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 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17日在記者會上說,德方致力于成為和平解決方案中“有存在感的一方”,愿意為“打開與俄方對話的窗戶”出力。 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同一天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通電話。克里姆林宮和默克爾的發言人都說,雙方同意,應以政治方式解決敘利亞問題。“在結束這場多年流血沖突的行動中,必須把政治途徑置于中心位置。”默克爾的發言人在聲明中說。 默克爾在記者會上說,如果國際社會希望敘利亞問題獲得和平解決,與俄方對話“不可或缺”。她將在“可預見的未來”與普京會面,具體時間暫時未定。 土耳其總統雷杰普·塔伊普·埃爾多安17日與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通電話,討論敘利亞局勢。 土耳其官方媒體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埃爾多安與魯哈尼同意,土、伊、俄三方將繼續合作,為敘利亞問題尋找長期政治解決方案。埃爾多安還強調,應避免敘利亞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土耳其與美、英、法同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而且反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但是正與俄、伊合作,推動敘利亞政治對話。(惠曉霜)(新華社專特稿) |
相關閱讀:
- [ 02-22]敘俄聯手空襲反政府武裝據點 為地面行動做準備
- [ 11-24]俄軍總參謀長:年底前或將縮減駐敘俄軍規模
- [ 12-06]“敘利亞快車”!駐敘俄軍已接收71萬噸彈藥物資
- [ 10-03]敘俄空軍向敘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發動空襲
- [ 02-19]俄飛機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赴敘 俄僑民可搭乘回國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