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來,中國援毛里塔尼亞醫療隊用實際行動表明,兩國人民始終是互利合作的好伙伴、患難與共的好朋友、情深意切的好兄弟。 出任中國駐毛里塔尼亞大使以來,我多次聽到當地人士講述他們與中國醫療隊的故事。 毛塔國民議會議長布伊利勒親口對我說,他小時候家住內地,醫療條件差,是中國醫生為他成功實施了頭部手術;古都辛蓋提的市長說,得益于中毛眼科合作中心的成立,毛塔眼疾患者不必再赴鄰國乃至歐洲治療,每人能節省數百歐元醫藥費;去年“光明行”義診期間,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太太手捧一張老照片,講述半個世紀前她接受首批醫療隊治療的場景,向我打聽當年那位“李醫生”…… 1968年4月11日,受中國政府委托,由黑龍江省組派的第一批醫療隊抵達毛里塔尼亞,執行衛生援助任務。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先后向毛塔派出32批醫療隊、833人次醫療隊員,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在中毛關系史上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50年來,毛塔有無數因中國醫生診治而重燃希望的患者,有無數因醫療隊的仁心妙手而免遭破碎的家庭。走在基法的大街上,只要你是中國人,無論是不是醫療隊隊員,都會有當地人熱情地打招呼,伸出大拇指。當塞利巴比醫療分隊撤離時,有當地市民不舍地放聲大哭。 毛里塔尼亞位于非洲西北部,人口近430萬,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3/4的國土被撒哈拉沙漠覆蓋,自然條件惡劣,經濟社會發展落后。50年來,一代代中國醫療隊隊員牢記黨和國家的重托,堅定履行使命,忍受同祖國、親人分離之苦,經歷疾病、動蕩之險,克服高溫、風沙之難,診療足跡遍布毛塔各地。在首都努瓦克肖特,中國建立起援毛塔國家公共衛生研究院,每逢重大疫情暴發,中國醫生都奮不顧身地沖到第一線;在毛塔國家首都醫院,中國捐贈成立中毛眼科合作中心,并以其為依托連續三年舉辦“光明行”眼科義診活動,在非洲國家中絕無僅有;在內陸城市基法和塞利巴比,醫療隊隊員常年置身于40多攝氏度的酷熱環境中,他們克服用水不便、經常停電等困難,白天在簡陋的病房工作,晚上身居斗室研討病情…… 中國醫療隊有效補充了毛塔醫生的嚴重短缺,所到之處,中國醫生都是絕對主力,甚至是唯一的大夫。毛塔高層多次接見醫療隊,向其頒發集體或個人勛章及榮譽證書。除醫護人員外,中方還向毛塔提供大量藥械和多形式援助。僅首次“光明行”義診活動,中方即投入價值400萬元人民幣的醫療物資;中毛眼科合作中心成立兩年多來,共接診3萬多名患者;連續3年的“光明行”眼科義診活動中,每次都會為200多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此外,中國醫療隊還經常組織各類培訓和實踐活動,幫助毛塔培養醫務人員,提高診療水平,創建人才隊伍和后備力量,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 50年來,中國援毛醫療隊將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相結合,以精湛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用奉獻與奮斗樹立起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視生命的良好形象,為鞏固中非與中阿友誼、推進人類和平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他們用實際行動表明,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人民和毛塔人民始終是互利合作的好伙伴、患難與共的好朋友、情深意切的好兄弟。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毛關系取得長足發展,中毛衛生合作進入活躍期,越來越多的高端醫療合作項目相繼落地。中毛衛生合作的深入推進恰逢其時,前景廣闊。我相信,援毛醫療隊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下一個50年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繼續為毛塔民眾解除病痛,為推動中毛衛生合作、深化兩國人民相互了解與傳統友誼作出獨特貢獻。(張建國作者為中國駐毛里塔尼亞大使) |
相關閱讀:
- [ 07-26]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列車”醫療隊抵達老撾
- [ 07-25]河南省僑辦組織送溫暖醫療隊走進革命老區新縣
- [ 07-07]援疆醫生馬啟敏:為新疆留一批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 [ 01-16]中國“海南柬埔寨光明行”第三次行動醫療隊進行術前準備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