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潮涌動時——習近平總書記海南之行釋放新時代改革開放新信號
2018-04-14 19:30:24??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蔡秀明 林雯晶 |
分享到:
|
總結歷史經驗——“改革開放這場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 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 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2018年,正是這樣一個特殊年份,讓中國重溫歷史,給世界昭示未來。 昔日的天涯海角,封閉落后;今天的發展熱土,生機勃勃。 30年間,海南主要經濟指標實現數十倍甚至百倍增長,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如今,一個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新海南正在呈現。 站在自家的五層樓房前,儋州市白馬井鎮福村漁民吳江珠說:“當年住低矮狹小的磚瓦房、劃小木船,現在住上了小洋樓、開起了200多噸的鋼制漁船,日子越過越好,30年的變化真不敢相信。” 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40年來,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5個經濟特區不辱使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歷史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在體制改革中發揮了“試驗田”作用,在對外開放中發揮了重要“窗口”作用,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海南的發展,正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縮影。 40載風雨兼程,40年滄桑巨變,中國人民用雙手譜寫了改天換地的壯麗史詩——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40年來,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 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現行聯合國標準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 …… “天行有常”“應之以治則吉”。 改革開放,順應了中國人民要發展、要創新、要美好生活的歷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國人民要發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時代潮流。 “40年前,中國經濟還相對落后,看看現在的中國!”奧地利總統范德貝倫感慨地說,中國堅定推進改革開放,不僅造福中國,還造福全球。 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昭示世人,只要找準正確方向、馳而不息,通向現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條。 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上下求索、銳意進取,既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對外開放、合作共贏,既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既“摸著石頭過河”又加強頂層設計,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成功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改變了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改變了世界格局,更為其他國家開放發展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中國的經驗也是非常好的參考,很多國家都希望學習中國,比如產業結構合理化改革,應對全球化的措施等等。所以也希望中國意識到這些渴望學習中國的國家,讓它們得到正確的經驗,少走彎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說。 紀念,是對過往奮斗歷程的經驗總結,也是一次面向美好未來的出征誓師。 “中國改革開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夠成功!”習近平總書記的鏗鏘話語,由衷表達了中國人民勇往直前的自信與豪邁。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