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斗 我幸?!扛瓯跒┥喜ゾG人
2018-04-03 15:08:13?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我來說兩句 |
戈壁灘上播綠人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陳泳 陽和啟蟄,品物皆春。但位于騰格里沙漠邊緣的景泰縣紅水鎮界碑村卻仍是寒氣襲人。在絲路林牧生態林場里,一位身穿黃大衣的老人帶著幾十個工人頂著寒風修剪樹木。他就是扎根戈壁荒漠三十載、開墾荒地5000多畝、植樹造林1000多萬棵的民營企業家盧首百。 盧首百是當地家喻戶曉的人,他將創辦企業所盈利的7000多萬元幾乎全部用于家鄉的防風治沙、開荒整地、植樹造林事業,在戈壁上筑起一道綿延數十公里的綠色長廊,一步一步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使生活在這里的3萬多農民逐漸擺脫貧困。 1988年,紅水鎮遭遇了一次嚴重的沙塵暴災害,風沙掩埋了農民的莊稼和家畜。幾十位村民把方家井煤礦的負責人盧首百團團圍住,希望為他們安排一個下井挖煤的工作,以解決生計問題。從那時起,盧首百就下定了改善生態環境、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決心。他四處籌錢,帶領煤礦工人和當地農民開始在戈壁荒漠上艱難地開荒整地,綠化戈壁。為了多種樹、種好樹,盧首百經常用盡家里的積蓄,每年的植樹節前后是他壓力最大的時候,經常得承受植樹資金短缺的困難。這些年來,盧首百的企業累計解決了來自各地的兩萬多名農民務工問題,其中包括精準扶貧戶6000多戶。紅水鎮白石照村農民宋記偉說:“我愿意到他的企業打工,因為他從不拖欠我們一分錢的工資,還經常資助貧困戶?!?/p> 胸懷綠色,一心要幫群眾脫貧致富的盧首百,雖然已步入花甲之年,但仍在不斷思考、尋找新的思路和項目。去年,他從北京請來文化專家團隊現場考察,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策劃了一個生態文化旅游扶貧項目。據他介紹,啟動這個項目,就是通過大家每人認養一棵樹、一片林的方式,弘揚傳統文化,落實公民植樹造林的義務,戰勝因惡劣的生態環境而造成的貧窮,使長期生活在騰格里沙漠周圍的群眾很快實現脫貧,走向富裕。 三十年扎根戈壁墾荒植樹,今天,盧首百依然為了綠色夢想繼續前行。 |
相關閱讀:
- [ 07-15]探訪金子海:戈壁深處的沙漠清泉
- [ 03-09]戈壁上的鐵路治沙人
- [ 01-13]甘肅戈壁小山村美如畫
- [ 12-28]甘肅戈壁綠洲現冰瀑美景
- [ 09-04]甘肅戈壁小城秋日夕陽風光旖旎
- [ 06-14]香港警方加強打擊非法賭博 檢獲投注紀錄近7400萬港元
- [ 05-09]甘肅300多名徒步愛好者徒步穿越戈壁沙山
- [ 10-29]錫林郭勒蘇尼特左旗獲內蒙古“肉石之鄉”美稱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