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白的頭發,高高的個子,看上去嚴肅而又充滿著精氣神兒,這是53歲的楊尹渝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自動化創新第一人王成龍。(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攝) 傳匠心 有創新 代代均有人才出 “要么不干,干就干到最好!”楊尹渝自幼受到父輩的諄諄教導,立志在工作崗位中做出一番業績,成為一名技藝高超的技術工人。在工作中他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除自學鉗工的基本理論知識外,還在工作實踐中刻苦鉆研技術,彌補文化知識的不足。 徒弟們眼中的楊尹渝是無私的,進入班組已有9年的成員梁克鵑說,楊師傅總是將“絕技”無私的傳授給徒弟們,他的愛國情懷也時刻感染著周圍人。“作為航天人覺得自己身上的使命重大而神圣”,在耳濡目染下,梁克鵑在自己所帶團隊中也一直實踐著楊尹渝精神。 班組提倡“允許失敗,鼓勵創新”的理念,按照“創新十二思路”積極開動腦筋,創新創效。“創新紅人”王成龍是航三代,從小受家庭影響,致力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王成龍緊跟時代步伐,迎合創新潮流,與團隊人員各施所長、齊心協力研發出自動擰緊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創新過程中,王成龍也有遇到難題不得解的時候,他會虛心向前輩討教、與隊友及時交流,共同攻克難關。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