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輿論批美貿易爭端:嚴重破壞全球自由貿易體系
2018-03-28 10:46:14??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盡管美國政府還未開打貿易戰,但相關國家已經受到‘連帶傷害’” 結合自身工作經歷,美國中國總商會會長、中國銀行美國地區銀行行長徐辰認為,美國貿易逆差從根本上說,是由美國內需為主的經濟結構或者說是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狀況決定的。近20年來,美國一直是高消費、低儲蓄,國內產品不能滿足消費者需要,需要靠大量進口國外商品來補缺,導致貿易失衡。從全球價值鏈角度而言,這種失衡是中美兩國經濟結構互補以及美國企業欲維持其比較競爭優勢的產物。 徐辰表示,美國對華很大一部分貿易逆差是源于美國企業在中國從事的制造活動,即利用了中國較低的工資以及日益完善的供應鏈和物流基礎設施進行生產,之后再返銷美國市場形成的。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50%以上的中國對美貨物貿易順差來自美國品牌商品的出貨量。據統計,在以商品附加值為基礎來計算的美國全球貿易赤字中,僅有16.4%來自中國。 “美國的做法顯得我行我素。”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教授納賽爾對本報記者表示,特朗普作為美國總統固然有維護本國貿易利益的權利,但美國同時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需要按照世貿規則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充分估計到自身行為產生的國際連鎖反應。事實上,盡管美國政府還未開打貿易戰,但相關國家已經受到“連帶傷害”。比如,埃及是鋼鐵進口大國,進口價格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國際期貨市場的走勢,前些天美國對中國鋼鐵產品征收高額反傾銷稅已開始助推相關價格上浮,這無疑將增加埃及的負擔。 納賽爾結合埃中經貿關系指出,埃中兩國原本存在較大順差,但雙方通過持續溝通,增加中國對鮮橙、大理石等埃及優勢產品的進口,中國來埃及旅游人數增加,有效改善了貿易不平衡狀況。中美經濟互補性更強,按理說中國可進口的美國產品更多,比如高科技領域對減少順差再合適不過,可美國一直不愿放寬對華出口限制。 “在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關鍵時刻,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合作至關重要” 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史系教授、英國皇家史學會院士鄧鋼表示,美中貿易發展近些年來總體順利,這既是美國的福祉,也是中國的福祉。考慮到美國的經濟體量,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對美國而言并非是傷及其經濟根本的。美國對中國挑起貿易戰,更多是出自特朗普總統的政治考量。特朗普尋求支持和連任,要通過制裁中國給支持者做出維護“美國至上”的姿態,然而卻在客觀上給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造成了影響。 徐辰表示,中國剛剛結束的兩會清晰地釋放一個信號,即中國將會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政策,大幅放寬市場準入。這些舉措將為中國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拓展經貿互利合作開辟更廣闊的空間。眼下,美國經濟也在持續復蘇,這個關鍵時刻,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合作至關重要。中美當務之急應攜手推動五件大事:一是進一步加快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二是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在美國的使用,三是進一步加強在基礎建設領域的合作,四是擴大雙向市場開放,五是擴大中美省州合作。 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基金會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問題專家魯斯蘭·伊茲莫夫對本報記者表示,美國領導人正在按照自己的意志走一條不符合邏輯的道路,這條道路不僅會對美國經濟發展造成傷害,同時也將對美國的合作伙伴乃至全球經濟產生嚴重沖擊。為了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特朗普已經開始毫無顧忌地跨越各種合理規則的邊界。 伊茲莫夫指出,中國始終嚴格遵守國際貿易準則和各種公認的游戲規則。中國呼吁所有合作伙伴共同抵制貿易保護主義,攜手維護公認的合作準則,符合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擁護。中國不愿意卷入貿易戰,但如果美國一意孤行,相信中國也必將采取有力的反制措施。“但無論如何,世界體量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之間爆發貿易戰只會造成兩敗俱傷,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本報巴黎、布魯塞爾、新德里、紐約、開羅、倫敦、阿拉木圖3月26日電記者葛文博、任彥、鄒松、李曉宏、曲翔宇、強薇、周翰博) |
相關閱讀:
- [ 03-28]青年學者:兩岸若形成共同市場將增強臺抵御外部風險能力
- [ 03-27]中國有實力對貿易戰奉陪到底
- [ 03-27]日本前國稅廳長將被傳喚 是否篡改森友文件成焦點
- [ 03-27]數據勝于雄辯 打貿易戰中國“奉陪到底”的底氣在這兒
- [ 03-27]數據泄露丑聞發酵 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臉書
- [ 03-27]數據泄露丑聞發酵 美聯邦貿易委員會調查臉書
- [ 03-27]外交部副部長:中國不想打貿易戰,但也不怕打貿易戰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