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聯手,幫助“同行者”融入社會 張倩昕告訴記者,就像她的導師曾經幫助過她一樣,她也想幫助其他人,她將他們(受助者)稱為“同行者”。 畢業后,張倩昕遇到了兩名志同道合的姑娘——鄧穎韜和林英。三名視障姑娘分別是70后、80后和90后,卻沒有代溝。相似的經歷讓她們走到一起,共同為視障者服務。 鄧穎韜和林英都在高校工作,鄧穎韜是醫務所主治按摩醫師,她覺得,多數盲人就業只能從事按摩服務,選擇太少,這樣是生活太枯燥了。她嘗試過學習音樂、心理學,因為她認為自己“還可以做其他的”。 3名視障姑娘一拍即合,以“融合關愛”為主旨,成立廣州市融愛社會服務中心,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社工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形式,幫助更多“同行者”克服恐懼、融入社會。 感同身受,致力教他人盲人導向 3月23日,鄧穎韜在同事陪同下,拿著手杖沿街體驗盲道。同事拍下一些被報亭、垃圾箱、共享單車阻擋的盲道,將照片帶回辦公室,用于提醒視障人士安全出行。 目前,3名視障姑娘主要開展視障人士能力提升服務,教他們使用手機、操作電腦,教他們使用數字科技進行導航、打車、叫外賣,以及進行學習和社交等。“我以前不喜歡外出,在大學因為經常撞樹人盡皆知,后來我學習了盲人導向,自己也能出門了。”張倩昕說,現在,她和另外兩名同伴也為即將上學、上班的視障年輕人進行出行培訓,教他們盲人導向,帶他們找燈柱、消防栓等參照物,學會認路、記路,最終能自己外出。 “我們和服務對象是一樣的(視障),所以我們說的話服務對象更容易聽進去。”張倩昕說,接下來,她還想為視障兒童服務,幫助打算入讀普通學校的視障兒童進行生活培訓。“條件允許的話,視障兒童入讀普通學校能學習到更多綜合知識,未來就業也更容易,而且遲早要融入社會,越早融入適應能力越強”。 “還有一類是中途失明的人,我很愿意幫助他們,但不知道從哪里找到他們,希望他們看到報道能聯系我。”張倩昕說。 |
相關閱讀:
- [ 12-28]打造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福州樣本”
- [ 11-20]給孩子一個友好的世界
- [ 08-21]福清市建立跟蹤服務企業制度 解決實際困難
- [ 04-17]福清一老太過斑馬線不慎摔傷城管出手相助
- [ 04-06]福清城頭14個月大的嬰兒患白血病 家庭困難急需幫助
- [ 03-10]全國人大代表吳洪芹呼吁加快家庭教育立法
- [ 01-26]崔順實律師指責“親信門”獨檢組“逼供侵害人權”
- [ 12-16]廈門兩歲男童磕破額頭路人幫送醫 家人想當面道謝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