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 在研判文旅產業發展趨勢時,剛剛成立的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簡稱文旅部)是繞不過的節點。原國家旅游局規劃專家王興斌認為,成立文旅部更契合旅游的文化屬性,也能更好地發揮旅游的文化功能。文化旅游業將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名副其實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在他看來,自然資源部、農業和農村部的成立,加上文旅部,會推動旅游與包括文化在內的更多種資源的融合,在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和社會資源三大資源基礎上,形成三大品類下更多的旅游產品。尤其隨著新科技、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的推動,產業融合進一步加強,大文化、大旅游的概念將更快得以推進。 文旅融合趨勢漸強,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也需要更進一步的審視。早在文旅部成立前,諸多省市即已成立文旅集團、旅游集團,以順應文旅融合方向,實現政府性質的旅游投資和運營。旅游投資回報期長,真正的社會資本沒有完全進來,地方政府等不起,也不愿等,于是地方政府成立平臺公司先來投資,再等到社會資本進入一起合作。 周鳴岐認為,政府的投資是必須的,要走在社會資本的前面,特別是在一些開發比較欠缺區域,如果政府不先投資,其他資本可能也不會投資。他表示,政府投資的整體效率比較低。政府資本可更多做好筑巢引鳳工作,比如旅游項目道路管網等的建設,但項目的整體打造應該以社會資本為主,可能效率更高,更容易成功。 鄒毅分析稱,地方政府組建的文旅集團,更多是旅游平臺公司,主要是統籌政府掌控的旅游資源,但創新能力、內容生產能力和系統性的綜合開發能力不夠。他認為,這些文旅集團未來可能會有一些選擇退出,或者與民營資本進行混合制改革,這是一個趨勢。 周鳴岐認為,未來政府的旅游投資可能會逐漸下降,在諸如旅游目的地開發方面,可能會有更多類似烏鎮的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各占一定股份,保證利益的一致性和政策延續性。(記者張利民) |
相關閱讀:
- [ 03-2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
- [ 03-23]“國”字號全域旅游:一張藍圖四大亮點
- [ 03-23]國務院專門發文促進全域旅游 送你10大旅游福利
- [ 03-22]“中國廈門文化旅游匯”正式啟動 首創“郵輪 文化”傳播
- [ 03-22]“三農代表”陶勛花:桂花飄滿村 鄉村振興旺
- [ 03-22]旅游團8元團費午餐白飯配腐乳?桂林旅發委介入調查
- [ 03-21]海峽旅博會下月在廈舉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