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老師、家長、學生,各有各的看法 夢想與現實之間,有一條“代溝” 網絡的面紗容易讓爭議雙方站在情緒化的陰影里,因此,我們分別對老師、家長、學生3個不同人群進行了線下采訪,聽聽陽光下的他們有什么真心話,是不是支持黃曉斌式的“大冒險”。 老師說 對于黃曉斌的選擇,他的碩士生導師沈老師最有發言權。 “畢業前,有些學生偶爾會冒出一些不確定的想法。”沈老師說,“黃曉斌和我說想開面包店時,我覺得這只是他一時興起。可當我看到他在實驗室里設計品牌logo,研究做面包的知識,我才知道,他是很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盡管剛開始有些驚訝,畢竟做面包與本專業偏離太大,但后來發現他非常用心,我還是很支持的。” “每個學生都有選擇探索人生的自由。”沈老師說。 家長說 “看新聞和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感覺和態度肯定是不一樣的。”包堯的女兒正在上大一,她站在旁觀角度認為,黃曉斌開面包店沒什么不好,“但如果我是他的家長,應該也會接受不了,有點可惜。” 申亞君的兒子在天津讀大二,她也覺得黃曉斌的選擇“太浪費了”:“這事情如果發生在我孩子身上,我應該會很難接受,會批評他,這么多年的學業,荒廢掉太可惜了。黃曉斌父母的觀點我還是贊同的——想做面包可以早早開始,何必等到那個時候?” 作為一名在讀留學博士的母親,王文娟對兒子的工作有期待,但也不強求。“如果他做出類似的選擇,我會勸說,但不會武斷阻止,畢竟兒子已經20多歲了,是個有主見的成年人。”王文娟說,“不過,家長的本意肯定是希望孩子往專業方向發展。” 對于孩子未來的就業,3位家長的想法略有不同。 “家長多少會有點‘私心’,但也是為孩子好。”包堯坦言,“我希望女兒將來能做翻譯或老師,不要到太遠的地方去。” 申亞君希望孩子能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收入能高一些:“如果孩子真的很有經商頭腦,他選擇做生意可能也是好的。” 王文娟則表示,孩子如果一時找不到很理想的工作,可以先就業再擇業,“如果上升到興趣的層面,還是應該多尊重孩子的想法。畢竟,沒有興趣,什么工作都難做好。國家現在也鼓勵年輕人創業,跟著興趣做事,未必不好。” |
相關閱讀:
- [ 02-27]女碩士考試成績第一遭拒錄:7名涉事人員被處理
- [ 02-24]徐州“女碩士因專業不符遭拒錄”案一審:拒錄有據,程序違法
- [ 01-11]晚婚族越發龐大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已過時?
- [ 12-23]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開考
- [ 12-14]現實版柯南?韓大學將設“偵探法務學”碩士課程
- [ 12-11]碩士每人3萬元博士每人5萬元 新引進人才快來領生活補貼
- [ 11-17]教育部部署碩士研究生招考安全 嚴肅追責違規違紀
- [ 10-07]碩士夫婦網上找短租客 一夜間90平方米婚房竟被搬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