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資源”還是“自由發展”,你站哪邊 記者 龐菁涵 如果黃曉斌沒有去賣面包,他現在可能已經結束留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成為一名醫學研究者。很遺憾,沒有這種“如果”,他現在是兩家面包店的老板。 為了這個有著醫學碩士學位的面包店老板,網絡上吵成了一片,有人支持黃曉斌堅持自己的夢想,有人斥責他浪費了寶貴的公共教育資源。 黃曉斌的面包店照常經營著,“醫學院有個師哥畢業后開面包店”的故事仍在校園中流傳,而關于黃曉斌放棄專業、選擇做面包的爭議,才剛剛開始…… 故事 7年半本碩連讀,換來兩家不太賺錢的面包店 他說如果重新選擇,還是會去做面包 黃曉斌,浙江大學醫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紹興新昌人。他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是家中獨子,父母做個體生意,性格溫和。對于父母而言,兒子學習成績優秀是他們一直深感欣慰的事情,尤其是2006年,兒子以634分的成績考入浙江大學醫學院,這讓他們自豪不已。 然而,2013年,就在黃曉斌7年半的本碩連讀即將畢業之際,事情一下子“跑偏了”。當時,黃曉斌已著手辦理出國讀博,在準備托福考試時,他看到了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保羅教你做面包》,一個奇怪的念頭萌生了——開家面包店。 趁著父母到杭州游玩,黃曉斌把開面包店的想法說了出來。毫無意外,父母驚呆了。“要開面包店,初中畢業就可以了,他都已經讀到研究生了。我和他爸爸干了半輩子個體戶,這里面的酸甜苦辣我們都清楚,我們不想讓他再過得這么辛苦。”黃曉斌的母親侯英愛說,“他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我們才能更安心一點。” 面對父母的疑惑和反對,黃曉斌有自己的說法。“我讀研的時候很開心,但‘研究生’不能成為我今后不開心的原因。”在他看來,人生是一段經歷,任何選擇都可以使這段經歷充滿色彩,“我學醫是因為喜歡研究,但我發現自己的興趣不一定符合科研的需要,今后工作中會遇到許多條條框框,不是我想要的。至于做醫生,從讀書開始就沒想過,因為條條框框更多。” 從產生想法到做出決定,黃曉斌只用了幾天時間。之后,他買了一臺烤箱放在實驗室,開始研究面粉、水、鹽、糖以及酵母的比例。當然,他的酵母菌都是自己培養的。從此,實驗室時常飄出面包的香味,黃曉斌要做面包的消息也在校園里不脛而走,越來越多的人跑到實驗室吃他做的面包。 畢業后,黃曉斌在港灣家園租了一間客廳,月租300元,繼續研究面包的制作。半年內,他從門外漢升級成為面包專家。為了維持畢業后的基本生活,他為學校實驗室打過工、給某知名連鎖面包商家干過活,還去某科技園上過班——在他心里,這一切都是為研究自己的面包爭取時間。 2015年3月,黃曉斌的第一家面包店在港灣家園一個只有20平方米的鋪面里開業了。開店的本金里,有父母給的幾萬元錢。黃曉斌的父母說,一家人沒有因為開店的事爭吵過,做父母的只是希望兒子能找份工作,但兒子真的決定開店,他們肯定會支持,只要他能照顧好自己。 除了父母和自己的錢,開店的本金由5位校友支持,也就是說,不算父母那份,第一家面包店有6個股東。開業那天,黃曉斌沒搞任何慶祝儀式,發一條簡短的微信朋友圈,就算新店開張了。 2016年初,面包店生意開始轉好,最忙的時候,店里一天做兩三百個面包,天沒黑就賣光了。可是,銷量不錯不等于賺錢,每月的營業額扣除各項成本,店里基本沒有盈余。好在,其他5個股東從來也沒向黃曉斌要過分紅,對他也一直保持信任和支持。后來,黃曉斌開出了第二家店,一些創業項目陸續找他合作。目前,黃曉斌還給綠城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兩所學校供應面包。 黃曉斌自稱沒想過賺大錢,也不想做連鎖,他希望自己的每家店都有趣、有特色。“我是個自我的人,同時也可能是自私的。”他說,“按理,父母培養我這么多年,我應該找一份讓他們滿意的工作,好好孝敬他們。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孩子對于父母,應該也是獨立的個體吧。” 黃曉斌覺得,自己談不上成功,因為開店沒賺到什么錢;自己也不算失敗,因為積累了很多經驗,為今后創造了更多可能性。“如果能重新選擇,我還是會去做面包。” |
相關閱讀:
- [ 02-27]女碩士考試成績第一遭拒錄:7名涉事人員被處理
- [ 02-24]徐州“女碩士因專業不符遭拒錄”案一審:拒錄有據,程序違法
- [ 01-11]晚婚族越發龐大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已過時?
- [ 12-23]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開考
- [ 12-14]現實版柯南?韓大學將設“偵探法務學”碩士課程
- [ 12-11]碩士每人3萬元博士每人5萬元 新引進人才快來領生活補貼
- [ 11-17]教育部部署碩士研究生招考安全 嚴肅追責違規違紀
- [ 10-07]碩士夫婦網上找短租客 一夜間90平方米婚房竟被搬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