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俄羅斯的關系驟然降至冰點,西方陣營對俄羅斯展開“圍剿”,媒體驚呼“新冷戰”降臨……一起撲朔迷離的毒殺案掀起東西方地緣政治紛爭,而這樣的場景卻讓人有些恍惚。2013年,當俄羅斯流亡大亨別列佐夫斯基被發現死在倫敦寓所的浴室后(當時鑒定為自殺),英國《每日電訊報》警告說“如果不是007小說,就是新冷戰”;2006年,當俄羅斯前情報人員利特維年科中毒身亡后,“冷戰再現”的標題同樣出現在英國報紙上。為什么總是英國?為什么那么多俄羅斯流亡人士、寡頭、前特工扎堆英國? “這里聚集著普京的朋友和前朋友、敵人和盟友” 2004年12月的一天,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拘捕了一名剛從英國回國的前特工。他們想知道,此人是否已經變節。結果發現,這名曾經的“愛國者”早在1995年就多次跟英國外交官和特工會面。約6年后,美俄達成一項交換被捕間諜的協議,在英國的要求下,這名前特工重獲自由,來到了英國。 這個人就是斯克里帕爾——因被投毒而引發英俄近日互逐23名外交官。而在2010年和他同機被送到英國的,還有一個人——伊戈爾·蘇佳金。這名核物理專家如今在倫敦一家智庫從事俄羅斯政治研究,從“理科”徹底轉成“文科”。如果不熟悉當年歷史,很難想象這位學者曾被控把機密軍事數據交給美國人。 說起英俄為何常常交惡,不得不說這些卷入英俄之爭的人。他們躲在英國,雖然不少人很低調,但仍是一個十分突出的群體。他們中相當大一部分都被插上“流亡者”的標簽。其中,有前述卷入情報戰的人,也有民權人士——最著名的當數弗拉迪米爾·布科夫斯基。他在蘇聯時期多次因宣傳西方民主而被捕,后在蘇聯與西方交換政治犯時來到英國。蘇聯解體后,他又因對葉利欽政府指手畫腳而被俄拒絕入境。 此外,還有俄羅斯流亡寡頭、車臣分裂分子以及富豪移民等不同背景人士。據路透社報道,一些俄羅斯富人表示,他們來英國是因為與克里姆林宮反目,例如2010年被解除莫斯科市長職務后,盧日科夫以擔心人身安全為由與其家人遷居倫敦。去年12月,盧日科夫的妻子、俄羅斯女首富巴圖林娜成為一個慈善機構的負責人。 當然,“流亡人士”并不能概括所有在英俄羅斯人。有統計稱,在英國的俄羅斯人至少有30萬,其中倫敦超過兩萬,以至于它被稱為“倫敦格勒”或“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他們中不僅有寡頭富豪,也有俄羅斯特工、前特工、政客及各類專業人士等。其中,最受關注的是俄羅斯富豪。據報道,在美國財政部1月公布的96名所謂俄羅斯寡頭名單中,約10%至15%與英國關系密切。 “倫敦格勒”最著名的居民包括切爾西俱樂部老板阿布拉莫維奇和阿森納俱樂部大股東烏斯馬諾夫等。英國《衛報》18日稱,阿布拉莫維奇曾擔任位于俄東部偏遠地區的州長,烏斯馬諾夫在索契冬奧會或2018年世界杯的體育場館建設方面發揮作用。據說一些寡頭還為莫斯科提供其他服務,比如為極右運動提供資金、贊助反歐盟智庫和出版物等。 “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正如一名外來移民所描述的,來度假的俄政客可以與在反普京集會上發言的異議小說家悠然地聚餐”,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近日的一篇文章寫道:“很多普京的朋友和前朋友、敵人和盟友聚集在這塊熱錢之地。” 倫敦成了俄羅斯人的“安全港”,為什么? 從歷史看,倫敦歷來是世界各國精英和富人移居的目的地之一。倫敦受益于源源不斷涌入的超級富豪——周期性前來又離開的美國銀行家、上世紀70年代的阿拉伯酋長、80年代的日本人。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國內一片混亂,有人失去所有,有人頃刻暴富,而倫敦是他們眼中的安全港。 相比歐洲其他國家,英國有許多優勢。首先“入門”簡單,英國對外來投資移民持開放態度,以前只需要購買價值超過100萬英鎊的公債等,就能取得永久居留權及英國籍。而且英國有許多國際性私立貴族學校,有利于子女教育。此外,具有殖民歷史的英國對移民較為開放,文化更為多元。 英國資深媒體人克文廷·皮爾曾說:“英國物權法是很多國內法律條文的引用基礎。不少俄羅斯商人賺的錢來路不明,為了保護這些財產,他們將財產轉移到英國,希望借此將以前獲取的財富合法化?!庇o異見人士提供庇護的政策也較為寬松。過去10年,英國給予大批普京的批評者政治庇護。當然,不只俄羅斯人,像泰國前總理他信和英拉等也都選擇英國避難。 那么,俄羅斯人為何受倫敦歡迎?首先是因為“錢”。為迎合俄羅斯寡頭的需求,在倫敦,一批批管家、建筑師、會計師、律師、內部裝修設計師、私教和家政人員出現。但最主要的“服務商”是英國政府。 美國《國際商業時報》16日稱,確保俄羅斯富豪的錢持續流入倫敦是英國大臣們的首要考慮,英國多達三成的企業律師靠幫俄羅斯寡頭處理財務以及他們代價高昂的離婚案件賺錢。無論這些富人背景是否清白,他們購置豪宅,將子女送進私立學校,支撐著倫敦的奢侈品商店和高端餐館。就在前不久,英國媒體爆料稱,自2010年以來英國執政的保守黨接受了300萬英鎊俄寡頭捐款。 倫敦反洗錢專家波里索維奇18日撰文稱,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寡頭是倫敦“模范公民”。他們向社會慈善機構捐錢,贊助藝術并為教育機構提供資金。2016年,烏斯馬諾夫在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捐贈榜上躋身最慷慨的10名慈善家行列。阿布拉莫維奇是“圓夢”慈善機構的最大捐贈人。 收容具有復雜政治背景的人物對于英國的政治外交也有大價值。英國一向把俄羅斯流亡勢力看作遏制俄羅斯的一張牌,英國政府、議會和媒體經常批評俄羅斯在車臣糟糕的人權記錄,認為俄羅斯缺乏民主、人權和法治的環境。至于俄羅斯前情報人員,由于他們熟悉俄羅斯國內政治生態環境,熟悉俄聯邦調查部門的內外運行機制,對俄羅斯的滲透破壞作用非常強。 一起毒殺案“戳破”英俄關系 “過去20年,腰纏萬貫的俄羅斯寡頭已經成為英國‘一道固有風景線’?!薄缎l報》18日的一篇文章描述說:“他們乘私人飛機飛來飛去。他們有時尚模特相伴。他們被私人保鏢簇擁。他們的粗俗無禮和口音暴露了他們的來歷——他們來自嚴寒之地。” 在英國媒體上,俄羅斯人的形象并不好,而英國吸納他們也一直引發爭議,甚至有批評將英國比作俄羅斯外流資金的“皮條客”。一些人認為,俄羅斯富豪并不像某些評論員所說的有價值,他們對英國經濟并不至關緊要。 今年初,英國打擊外國涉貪人員的“不明財產法案”生效,一些俄羅斯寡頭希望能夠回國。據路透社報道,莫斯科一家咨詢公司負責人表示,無法保證這些寡頭將錢帶回俄羅斯就會受到歡迎,“他們將成為英國政府制裁的目標,他們也絕對得不到俄羅斯同情,因為他們將錢帶走并花在國外”。 這些寡頭的處境折射了英俄關系的變遷,而過去十多年多起觸發英俄“新冷戰”的案件顯示兩國關系的復雜性。許多觀察家認為,倫敦與莫斯科的關系一直處于2006年利特維年科中毒案的陰影中。去年底英國外交大臣表示要與俄羅斯實現關系正?;?,但如今一起案件一下就戳破了兩國相安無事的表象。 沒有哪個歐洲大國像英國這樣與俄羅斯關系如此糟糕?!栋亓秩請蟆贩Q,對德國來說,俄羅斯在民主和人權上并不符合西方標準。但俄羅斯是歐洲的合作伙伴,柏林希望與其加強在政治和經濟上的合作。法國的想法類似。“與柏林和巴黎的矜持相比,倫敦顯然較為強硬?!?/p> 俄羅斯“今日經濟”17日稱,長期以來,英俄關系不佳,蘇聯時期就是如此。近年來,在西方國家遏制俄羅斯的行動中,英國人一直沖在前面。文章稱,英國在各起重大政治軍事事件中都緊跟美國,這次也是受美國唆使。 中俄戰略協作高端智庫常任理事王海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無論是冷戰時期還是冷戰后,英國一直是美國忠實的“小兄弟”,這次事件背后是不是有美國參與還不敢斷言。但英國沒有拿出足以服眾的證據,而只是懷疑就出這么重的手,顯然是不正常的。 “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就像一個惡性循環,尤其是俄英關系。”德國《西部日報》稱,隨著英國“脫歐”,英國將更靠近美國,英俄關系未來將更為復雜。【記者 紀雙城 青木 本報特約記者 丁雨晴 柳玉鵬 范凌志】 |
相關閱讀:
- [ 01-07]沙伊交惡會不會引爆中東火藥桶? 調停人多但作用有限
- [ 01-06]沙特伊朗交惡產生連鎖反應 美國或陷入兩難
- [ 01-04]沙特伊朗為教士之死交惡 中東和平再遭嚴峻考驗
- [ 12-22]紐約警察組織與市長公開交惡 稱其手上沾滿鮮血
- [ 03-14]日韓交惡讓美國心急 美或借核峰會撮合兩國首腦會談
- [ 01-17]歐俄首腦會晤日程縮短 外界解讀因烏克蘭問題交惡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