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教育成就人生夢想
2018-03-18 16:27:44?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蔡秀明 蔡秀明 我來說兩句 |
【地方熱議兩會】 3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全體會議,習近平總書記全票當選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教育、社會保障等民生實事取得了巨大成績,優先發展教育事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瞻遠矚。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深得人心。從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到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從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到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在不同地區、各學段層次,政策舉措更多關注人民群眾對更好教育的需要,精準發力、按需施策,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 河南:教育守夢 情暖大山 光明日報記者 崔志堅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軍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時,指出‘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教育投入繼續向困難地區和薄弱環節傾斜’,講的就是支持咱們這樣的山區學校發展。”在距河南省靈寶市城區50公里的大山深處蘇村鄉的高稍小學里,賈站順老師給學生們講解著政府工作報告。 “教師是一個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要關心的職業。”賈站順說,為了給孩子們講好政府工作報告,他看了電視直播后又在網上看了好幾遍,還找來報紙,仔細閱讀專家的解讀。 1983年麥場上的一次意外,讓賈站順永遠失去了右臂。“這次意外,對一心考大學的我來說,失去的是肢體,換來的是新生。”賈站順保持著樂觀。“你殘疾了,但不是殘廢了,自信和堅強同樣會驚艷整個世界。”語文老師說的這句話感動了他,也激勵著他頑強地站到了講臺上。 黑板上,左手書寫美觀整潔的英文;課上課下,師生間英語對白流利;操場上,獨臂運動員和孩子們一起打籃球。一幕幕剪影似的回憶伴隨著賈站順輾轉于靈寶市7個鄉鎮9所中小學。 “我喜歡孩子,喜歡教育,我盼望著山村孩子的成長成才,我渴望著山村學校和教育的變化。”52歲的賈站順說,“只要把自己喜歡的工作做好,做得有價值、有意義,我就滿足了。我還要在教育崗位上用心工作,用畢生精力為山區孩子走出大山、回報家鄉作出貢獻。” 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一處“城市閱讀空間”里,親子閱讀其樂融融。新華社發 寧波:教育惠民 爭先爭優 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政府工作報告給我們標記出了今后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對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教育的闡述,浙江寧波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朱達看得認真又仔細。從降低農村義務教育學生輟學率到消除城鎮“大班額”,從多渠道增加學前教育供給到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到師德師風建設,朱達認為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教育工作全方位的坐標。 寧波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的新學期第一會就是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寧波市委今年春節后發出了爭速、爭先、爭投、爭優、爭效、爭強的動員令。教育既處于核心領域,又屬于基礎工程。我們在行動。”朱達介紹,開學之際,教育工委、教育局組成10個調研分組赴各地各校,聽取基層師生意見,幫助解決困難,謀求教改實策。 “2018年,寧波教育工作將按照立德樹人全面化、深化改革常態化、教育均衡優質化、內涵建設高端化、教育惠民項目化的要求,統籌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學前教育擴容提質、基礎教育優質均衡、職業教育協同卓越、終身教育開放融合,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奮力開啟新時代寧波教育現代化新征程。”朱達說。 西藏藏醫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尼瑪次仁在畢業典禮上給碩士畢業生撥流蘇。新華社發 黑龍江:教育禮包 鼓舞夢想 光明日報記者 趙洪波 張士英 “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讓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成就人生夢想”。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教育的關注,令身處黑龍江的東北林業大學干部師生倍感振奮。 東北林業大學團委書記艾曦鋒表示,政府工作報告對當前諸多百姓關切的教育熱點話題進行了回應,許多新舉措、新建議必將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帶來新導向、新動力。對共青團工作者來講,要深刻領會報告精神,堅持不懈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并以此指導團學工作實踐、推進各項工作開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協調全面發展,為青年的出彩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學校辦公室副主任王佳彤聽完報告后歡欣鼓舞:“政府工作報告有很多金句,更有很多‘禮包’。我注意到,‘雙一流’建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這為2018年的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勾畫出了藍圖,也為學校指明了前進和努力的方向。對我們學校來講,聚焦內涵發展的‘雙一流’建設、實現建成世界一流林業大學的‘東林夢’正當其時。” “政府工作報告給教師們帶來巨大的鼓舞,特別是教育方面的論述,不僅著眼大局,而且針對性強。”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李鐵英說,“我將繼續潛心做好教學科研,為學校的‘雙一流’建設、為國家教育的發展進步發光發熱。” 江蘇省江陰市周莊鎮長壽實驗小學,孩子們在排練錫劇。新華社發 吉林:教育優先 一心一意 光明日報記者 鮑盛華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楊心悅 “我們非常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發展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在吉林省第二實驗學校高新校區,談起對全國兩會的關注,一位姓付的學生家長對記者說,“在我看來,有質量的教育是符合社會實情的,老百姓能夠感受到的,是真正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長的。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的教育就是有質量的教育。” 據了解,近年來,吉林省委省政府進一步突出教育優先發展,出臺大量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政策,教育綜合改革順利推進,教育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教育保障能力持續增強。2017年,全省60個縣(市、區)全部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驗收。 “我認為在我們學校上學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我們小的時候上哪兒學這么多樂器,而且還一分錢不花。現在,在學校既能接受藝術的熏陶,又能培養音樂特長。”談到教育領域發生的變化,吉林省長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威海小學教師趙立艷難掩激動之情。 趙立艷告訴記者,黨和國家對教育的重視給學校帶來了很多可喜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上。音樂課上開設了葫蘆絲教學,現在學校里的每位學生都能演奏葫蘆絲。除此之外,學校還開設了古箏、揚琴、二胡等樂器培訓班。“最近又增加了舞蹈培訓班,教男生喜歡的街舞。孩子們的課余生活非常豐富。”趙立艷說。 教育領域的變化還體現在教師的日常工作中。2012年左右,威海小學完成了教學設備更新換代。現在,教師可以使用大屏幕一體機,在展示器和電腦間切換。“課件的應用使教學更高效。最近我喜歡用展示器,展臺與大屏幕相連,可以直觀清晰地展示學生作業。”趙立艷說,“學校軟硬件的不斷完善使我們的教育變得比以前質量更高了。” 《光明日報》( 2018年03月18日 11版) |
相關閱讀:
- [ 03-18]習近平兩會新語之“真”字篇
- [ 03-17](兩會受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簡歷
- [ 03-17]海外留學生看兩會:洞悉國內發展腳步 盼歸國效力
- [ 03-17]外僑領看兩會:深耕華僑華人優勢 助力民族復興
- [ 03-17]兩會“僑”聲:為華僑權益立法 重視二代華文教育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