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建成蓄水,裴寨村首次出現“平湖美景”。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好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產業鏈條長、就業崗位多、輻射帶動大且符合農村發展的產業,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水庫建成蓄水,裴寨村首次出現“平湖美景”。本人供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 為讓村里經濟與生態平衡發展 我和村民一起商討建設方案。 目前,村里共建溫室750余個, 有1250多名村民從事高效農業種植, 每畝土地收益從2萬增加到6萬多元。 鄉村振興不能等、不能靠,要主動作為! 在我看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從三個“新”做起: 第一,需要新作為。鄉村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不斷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農村土地,積極探索新時代振興鄉村的新引擎和新動能。 第二,需要新技術。加大城鄉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要學會使用種植新技術、智能物流交通新技術。通過實施科研院校對接農村、農業,傳授更多的農業新技術,打通從實驗室到田間地頭的“最后一公里”。 第三,需要新人才。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量的青年農民返鄉創業,積極投身到新時代農村建設中來。 裴春亮幫扶鮮花種植戶。本人供圖 梳理裴寨村“生態經濟共發展”的經驗,我建議: 鼓勵鄉村發展旅游業,實現旅游、農業、文化有機結合,推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新業態,做到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充分發揮好自然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產業鏈條長、就業崗位多、輻射帶動大且符合農村發展的產業,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村民的金山銀山。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