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論新視野】人民政協彰顯中國式協商民主獨特魅力
2018-03-14 17:01:08? ?來源:求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雯晶 |
分享到: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政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為一項具有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廣泛協商、匯聚共識的重要民主形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出臺了《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指導性文件,凸顯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所被賦予的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從國家建設、政治發展與制度創新的角度來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肩負著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凝聚奮進正能量的政治責任和特殊使命。 從國家建設的角度來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人民政協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大量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不僅敲定了國旗、國徽和國歌的最終方案,并制定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組織法》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為政權鞏固和國家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和法制基礎。其次,隨著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人民政協轉變為具有統一戰線性質和政治協商職能的組織機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協商民主的重要載體。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不斷加強,開啟了以協商民主來有效推進國家建設與國家治理的生動實踐,許多意見建議受到黨政部門的重視和采納,為促進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不僅是為國家治理建言資政的重要制度保證,亦是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 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般而言,社會現代化勢必導致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社會群體的多元化發展以及社會利益的多樣化形態。新興的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具有較為顯著的政治參與愿望及其他政治訴求。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迅猛轉型,新興社會階層不斷擴大,如何有效吸納和滿足各種社會群體差異化的利益訴求和政治參與期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通過黨派、團體、界別、特邀等方式吸納黨外人士和各界精英參與政治協商,人民政協成為中國共產黨廣泛聯系和團結黨外人士的重要平臺,并為黨采集社情民意、回應多元訴求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也有助于保障和擴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增進其對現有政治體制的了解與認同,并發揮各領域社會精英的智力優勢,營造生動活潑、團結和諧、安定有序的良好社會環境和政治生態,堅定各界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從制度創新的角度來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彰顯了中國式協商民主的獨特魅力。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實踐過程。雖然票選民主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但由于投票和選舉本身不具備消弭和化解社會糾紛、利益沖突等社會矛盾的功能,有時票選結果反而存在引發新的社會怨憤的風險,因此,愈來愈多的目光開始投向如何發展協商式民主,即通過咨詢、建議、討論、協商等形式實現有效的利益表達和利益整合。從某種角度而言,協商民主更有助于人民參與決策過程,讓普通百姓直接影響政治決策過程,這比形式上的選舉更具有民主的實質內涵。要做好協商民主,必須注意協商的細節、程序和過程本身,保障協商雙方的信息交換過程公開透明,鼓勵理性思考和辯論。中國協商民主的實踐和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發展之路。要堅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鼓勵敢講話、講真話,尊重和包容不同意見、逆耳之言和尖銳批評,真正做到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概言之,人民政協協商民主致力于將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建立在充分協商的基礎上,立足于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的實踐過程,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納各種利益訴求,努力尋求最大公約數和畫出最大同心圓,展現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獨特優勢。 總之,中國自古以來有協商和資政的悠久歷史傳統(如古代的朝會制度),而中國共產黨又秉承著走群眾路線、傾聽群眾聲音的政治理念。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是在國家建設、政治發展和制度創新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無疑是一種傳統政治文化與執政黨政治路線的有機結合,體現了民主理念與鄉土中國的創造性發展。它不僅是中國民眾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更為全世界的民主實踐貢獻了“中國方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政協協商民主應繼續堅持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廣聚合力的政治使命,準確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增進社會共識,匯聚起深化改革、創新發展的新動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能量。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
相關閱讀:
- [ 03-10]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 汪洋出席
- [ 03-10]【兩會現場】政協民族小組會上委員們都支了什么招?
- [ 03-07]3月8日:人代會審查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政協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 [ 03-06]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上俞正聲作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摘登)
- [ 03-06]陳寶生在“部長通道”上回答記者提問 為教師辦實事 幫家長解難題
- [ 03-06]省政協黨組認真學習《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寧德工作時反腐倡廉的生動實踐》和省委常委會會議精神
- [ 03-05]住閩全國政協委員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 [ 03-04]住閩全國政協委員審議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