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記者 翟羽佳 攝 中新網3月2日電 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主任鄭新儉今日介紹,2018年,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力度。加強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訴訟監督,堅決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和量刑確有錯誤的案件。 3月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檢察工作辦公室主任鄭新儉介紹2017年檢察機關零容忍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防治校園暴力、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等方面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2018年未檢工作思路和舉措。 近年來,發生了一系列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些事件發生后,檢察機關采取了怎樣的應對措施?檢察機關在打擊未成年被侵權案件中,有哪些安排和打算? 對于上述問題,鄭新儉介紹,檢察機關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始終堅持零容忍,從嚴從快打擊。在具體做法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持提前介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引導偵查取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尤其是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由于場所、環境、條件和未成年人自身等的特殊性,常常存在取證和認證上的困難。因此在河南尉氏組織未成年人賣淫案、上海攜程親子園虐童案、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案等重大敏感案件發生后,檢察機關第一時間介入偵查活動引導偵查取證,盡可能地收集完善證據,依法對犯罪嫌疑人批捕、起訴。 二是加大了指控犯罪力度。對于提請公訴的案件,檢察機關依法從嚴提出量刑建議,對于利用職業便利侵害未成年人的,建議判處禁止被告人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的職業,加大指控犯罪力度。對于監護人侵害未成年人的,我們也會依法建議有關單位或者個人申請撤銷其監護權。 鄭新儉舉例,比如北京市豐臺區檢察院在審查被告人于某奸淫幼女案時,發現被害人小芳(時年8歲)系于某母親劉某的養女,劉某與其同居男友張某長期毆打、辱罵小芳,怠于履行監護職責,于是在以涉嫌強奸罪對于某提起公訴的同時,建議民政部門向法院申請撤銷劉某監護人資格,并依法出庭支持申請。后來法院依法判決撤銷了劉某監護人資格。 三是堅持突出打擊多發犯罪。最高檢掛牌督辦10起重大拐賣兒童案件,要求對此類犯罪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廣東茂名、福建泉州等地檢察機關先后對最高檢督辦的張得啟等人拐賣兒童案、拖木日初等人拐賣兒童案批捕起訴,依法嚴懲犯罪分子。最高檢下發《關于依法懲治侵害幼兒園兒童犯罪全面維護兒童權益的通知》,要求各地檢察機關嚴厲懲治侵害兒童犯罪,最大限度維護兒童權益,積極促進校園安全建設。湖北、山東等地還開展打擊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打擊侵害農村留守兒童犯罪等專項打擊活動。 四是強化訴訟監督,維護司法公正。最高檢以適用法律錯誤、量刑畸輕對秦磊涉嫌強奸、猥褻兒童案提出抗訴,并指派檢察官出席法庭發表抗訴意見。浙江、湖北、吉林、青海、貴州等地檢察機關也監督糾正、抗訴了一批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和判決確有錯誤的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確保犯罪分子受到應有制裁。 五是加強對未成年被害人的關愛救助和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工作。浙江寧波鄞州區等地檢察機關創建了檢醫合作的“一站式”辦案救助模式。檢察機關在醫院設立辦案區,與辦案同步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干預、身體檢查等支持。上海閔行、江蘇淮安、浙江慈溪等地還推動建立了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信息公開制度,對防范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發揮了積極作用。 鄭新儉介紹,2018年,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大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力度。 一是繼續掛牌督辦重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部署開展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專項監督活動。 二是指導各地認真落實《關于依法懲治侵害幼兒園兒童犯罪全面維護兒童權益的通知》,依法嚴厲懲治侵害兒童犯罪。 三是加強對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訴訟監督,堅決糾正有案不立、有罪不究和量刑確有錯誤的案件。 四是加強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多發案件的分析,推動制定完善相關司法解釋,解決辦案中遇到的常見疑難問題。 五是繼續推行“一站式”未成年被害人辦案救助機制,總結、推廣侵害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 |
相關閱讀:
- [ 01-18]84歲司法部老干部彰顯法治溫度 13年幫教換迷途少年一聲"王爺爺"
- [ 01-02]全國13省區市檢察機關試點未成年案件集中辦理 福建在列
- [ 08-03]瑞典自稱“未成年”難民者中逾80%為成年人
- [ 08-01]臺大研究生騙百名未成年少女拍裸照 包括小二女生
- [ 04-17]福州首家“家事審判庭”倉山揭牌 注重未成年子女利益
- [ 08-24]全國3年批捕未成年嫌犯92萬人 現行懲治制度存隱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