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作業也要“巧”和“好”(辣評) 王傳奕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們的假期作業不再只是傳統的做題、寫日記、背誦課文,而是增加了體驗式和個性化的新內容,如品嘗當地小吃、學唱春晚歌曲、幫父母做家務等,使孩子們在完成作業時既有收獲也有樂趣,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但也有家長反映,有些個性化假期作業對孩子而言過于復雜,令學生和家長有些犯愁。 某小學讓一年級的孩子收聽《紅樓夢》評書,結果年紀尚小的孩子們被鴻篇巨制嚇倒,對名著產生了抵觸心理;還有學校讓三年級的孩子錄制一段專題視頻并剪輯,由于孩子們憑自身力量難以完成,最后全變成了家長的任務……當個性化的假期作業忽視學生的實際情況,超越學生的實際能力,不僅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還會產生負面影響。 教育是科學性極高的工作,既要有良好的初衷,更要輔之以審慎和科學的舉措,把握尺度與分寸,唯此,才能達到預期效果。從這個角度來說,個性化作業的布置,一方面需要兼顧知識性和趣味性,另外一方面,也要基于孩子的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 當然,對于這類體驗式的個性化作業,學校還應當給孩子和家長們樹立“過程重于結果”的觀念,即更注重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收獲,而非最終的成果展示。這就需要學校和家長鼓勵孩子們盡可能獨自完成作業,避免家長越俎代庖,從而真正達到讓孩子們領略實際生活、體味成長樂趣的目的。 |
相關閱讀:
- [ 02-26]確保每位學生度過暖心寒假
- [ 02-22]寒假輔導班依舊火熱的背后:教些啥,誰在教?
- [ 01-30]寒假練“冰”
- [ 01-18]大學生寒假須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這份指南請收好
- [ 02-10]外地“童乞”寒假扎堆進京 有乞丐假期收入破萬元
- [ 01-24]幼兒要啟蒙小學拼興趣 寒假到孩子們照樣不得閑
- [ 01-12]“奇葩”寒假作業要求學生推“公號” 涉事老師被通報批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