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8日電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負責人日前就整治非法社會組織答記者問表示,曝光非法社會組織名單是為了更有力地打擊。曝光和取締是民政部門同時采取的打擊舉措,曝光沒有代替取締,也不會代替取締。 日前,有記者就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有關問題采訪了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負責人。 記者問:春節前后,民政部陸續公布了三批250多個涉嫌非法社會組織名單,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大多數社會公眾和媒體對此舉高度肯定,但也有些不同聲音,提出對此類組織,不能僅僅公布名單,而是需要相關部門守土有責、雷霆出擊,發現一起打擊一起,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法律責任,堅決不給其“重出江湖”的機會。請談談對此問題的看法。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目前已有的事實可以證明,民政部門決心很大、力度不小。目前全國各地已依法查處取締非法社會組織300多個。曝光和取締是民政部門同時采取的打擊舉措,曝光沒有代替取締,也不會代替取締。 負責人表示,為什么首先要選擇公開曝光,而不直接取締?曝光是為了更有力地打擊。取締非法社會組織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民政部門必須掌握足夠的線索和證據,嚴格依法辦事。而非法社會組織與合法登記的社會組織有很大不同,不少非法社會組織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往往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執法部門既找不到“廟”,也找不到“方丈”和其他“和尚”,還有不少非法社會組織通過互聯網渠道開展活動,線下固定活動地點很隱蔽,導致民政部門對非法社會組織的打擊存在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等難題。 民政部在公布三批名單時,都提到名單中的組織“涉嫌為非法社會組織”,“為獲得取締非法社會組織的有力證據,我們歡迎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非法社會組織活動線索”,這說明民政部對這些組織所掌握的事實和證據還很有限,不足以達到“取締”的標準,需要發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也便于社會上的知情人、受害者投訴舉報。這恰恰是民政部創新工作方式、加大打擊力度的一種有效措施。這也正說明,民政部門對涉嫌非法社會組織活動,即使毫無線索或證據,也沒有放任不管,而是以高度的責任感緊盯不放、鍥而不舍。 負責人表示,即使暫時沒有取締、處罰,發布名單也不能說就沒有用處。曝光名單既有利于民政部門發動全社會力量收集線索和證據,也能達到震懾作用,迫使不法分子終止行騙、盡早收手,還是對社會有效的警示和提醒,社會公眾就能夠在社會交往中提高警惕,辨清“李逵”還是“李鬼”,避免上當受騙、造成經濟損失。 負責人說,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隨著名單不斷曝光,社會各界一定會提供不少寶貴線索,民政部門的查處取締工作會大力開展。對非法社會組織的治理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政府部門重拳出擊,也需要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更需要每個人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共同打一場“人民戰爭”。 |
相關閱讀:
- [ 02-28]民政部談整治非法社會組織:曝光沒有代替取締
- [ 02-19]激發脫貧攻堅的“社會活水”——我國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綜述
- [ 02-14]以法治思維和手段規范社會組織發展
- [ 02-09]民政部:非法社會組織名稱迷惑性強 網頁宣傳抄襲官網
- [ 02-08]福州百家社會組織幫扶百個貧困村 推進精準扶貧
- [ 02-06]福建女委員建議推動女性社會組織建設
- [ 01-31]福州105家社會組織與102個貧困村開展結對幫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