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民生新圖景——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2018-02-27 16:33:45?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這是充滿希望的民生圖景——新時代吹響新一輪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號角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重大判斷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吹響了新一輪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號角。 新時代體現新氣象。 ——環保部將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持續推進散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穩步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加大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力度; ——住建部將推進46個重點城市形成若干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實現“三個全覆蓋”,即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體責任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全覆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全覆蓋; ——衛生計生委將推動三級醫院進一步增加預約診療服務比例,推行分時段預約診療和集中預約檢查檢驗,預約時段精確到1小時,全國所有醫聯體實現遠程醫療全覆蓋; ——2018年還將減貧超過1000萬人,預計有100個左右貧困縣宣布脫貧摘帽。 新作為回應新期盼。 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難題。 “‘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為結構性問題。”辛鳴說,“不平衡”主要表現在領域不平衡、區域不平衡、群體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在社會發展總量尚不豐富、發展質量尚不夠高、發展態勢尚不夠穩固。 為此,從中央到地方,將通過財政傾斜、政策扶持,不斷強弱項、補短板,更好地兜牢民生底線,提高基本公共服務的保障能力。 從軌道交通到連鎖菜店,北京市表示,今年將有超過90%的政府投資投向“大民生”。 作為國內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今年上海將進一步完善“五位一體”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新增7000張養老床位,改造1000張失智老人照護床位,加快建設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辦好10件民生實事,包括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以及積極推進參保擴面,使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8%以上。 在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人們深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指引下,經過13億人民的共同努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會變為現實。 |
相關閱讀:
- [ 02-27]中國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 [ 02-27]城市發展中的“匹夫有責”
- [ 02-27]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的魅力
- [ 02-26]普京簽署俄羅斯軍事裝備十年發展綱要
- [ 02-26]京津冀協同發展4年 外媒:發展前景看好
- [ 02-26]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實的憲法保障——廣大干部群眾堅決擁護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
- [ 02-26]擘畫大戰略 塑造新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四年進展綜述
- [ 02-26]融合發展,重塑城鄉關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