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民生新圖景——我國五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巡禮
2018-02-27 16:33:45?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趙舒文 |
分享到:
|
這是不懈奮斗的五年——民生的難點、痛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發展的落腳點 26歲的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民和鎮凱里村低保戶楊康因患毒血癥,在縣人民醫院醫治2個多月,各種費用花了近30萬元。經過多重補償、救助后,楊康的治療費用個人至多只出1000元。因為當地政府對貧困戶大病就醫超過1000元以上部分實行全額兜底。 這得益于各地整合扶貧、衛生計生、民政、社保和殘聯等部門資源,初步建立起“基本醫療補償+大病保險補償+民政、計生醫療救助+醫療費用兜底+非醫療費用救助”多重醫療保障體系。 民生的難點、痛點,就是改革的著力點、發展的落腳點。 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加大農村教育投入,對貧困村學校進行標準化改造,配齊教師隊伍,落實補助待遇,在免除農村貧困家庭學生高中期間學雜費的前提下,貧困學生考上重點高校的人數逐年遞增。 人民期盼有穩定的工作。全國上下加強就業援助,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出臺進一步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政策,開展多種形式職業培訓。 人民期盼有更可靠的社會保障。國家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截至去年底,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參保人數分別達到9.15億人、11.77億人、1.88億人和2.27億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連續上調13年,1億多退休人員受益。 隆冬時節,記者來到遼寧省盤錦市大堡子村,看到村里的柏油路面一塵不染,家家戶戶都圍上了統一樣式的院墻,房屋干凈整潔,像個小花園。 “以前村里環境不好,日子過得都沒有精神頭,這些年村里的產業興旺了、環境越來越好了,心里越來越敞亮?!?8歲的村民李仁中說。 當地從2013年開始,實施村容環境整治,推行戶戶垃圾堆、柴草堆、雜物堆、灰堆、豬圈“五進院”,釋放長期被農戶侵占的公共空間,以此為突破口,在垃圾分類、天然氣入戶等“民生實事”上取得了進展。 清潔供暖、垃圾分類、養老服務、食品安全……一件件民生小事的改善,體現的是黨中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各地抓鐵有痕的發展舉措。 “百姓關心期盼什么,黨中央就重視關注什么,改革就抓緊推進什么。五年以來,民生問題始終貫穿于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許光建說。 |
相關閱讀:
- [ 02-27]中國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 [ 02-27]城市發展中的“匹夫有責”
- [ 02-27]向世界展示當代中國的魅力
- [ 02-26]普京簽署俄羅斯軍事裝備十年發展綱要
- [ 02-26]京津冀協同發展4年 外媒:發展前景看好
- [ 02-26]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實的憲法保障——廣大干部群眾堅決擁護中共中央關于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
- [ 02-26]擘畫大戰略 塑造新格局——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四年進展綜述
- [ 02-26]融合發展,重塑城鄉關系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