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謙卑的心”譯金庸 22日,英文版《射雕英雄傳》在倫敦書店出售。(新華社記者張代蕾攝) 郝玉青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是瑞典人。她在英國長大,后在牛津大學讀歷史專業。十多年前,20歲出頭的她獨自到中國游學。“那是一次奇妙的旅行,我很遺憾自己聽不懂中國話,但我又很好奇,因此回到歐洲后我決心要學中文。” 這一學,就是整整三年。郝玉清先到英國牛津大學中文專業學了一年,之后去臺灣師范大學語言中心深造,最后又返回英國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研讀中國文學和歷史。 郝玉青偏愛中國古典文學,唐詩、宋詞、文言文,都令她癡迷。她為女詞人李清照所傾倒,亦鐘情屈原的《楚辭》。 “相比正統文學,我更喜歡在不落窠臼、充滿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作品里徜徉。”郝玉清說。這也是她后來迷上金庸武俠小說的重要原因。 在臺灣留學期間,好友推薦她讀金庸。面對書店里滿滿一書架的武俠小說,她買下了自己的第一本金庸作品《鹿鼎記》。 她認為,金庸的武俠小說是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傳承,“有點像《西游記》和《水滸傳》”。此外,金庸善于在虛構的武俠世界里表達自己的價值觀,這也讓郝玉青感到有趣。 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習期間,郝玉青開始接觸中國文學翻譯。畢業后,她選擇翻譯為職業,“每天做的事都是閱讀、翻譯,以及向西方市場推介優秀的中國文學作品”。 她翻譯的第一本當代長篇小說是《山楂樹之戀》,此外還有不少短篇小說。翻譯《射雕英雄傳》是她迄今為止覺得最難的一次挑戰。 她告訴記者,金庸小說涉及大量歷史背景、文化習俗、人物、食品、中藥……單單是理解這些事物名稱并準確翻譯出來,就相當不容易。此外,如何翻譯原著中虛構出來的那些蓋世神功、無敵招式,也令她“頭疼”。 不過,在她看來,最大的困難還不是這些。她深知金庸原著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她必須“懷著一顆謙卑的心”來翻譯。 “肯定會有讀者在看我的翻譯時忍不住對比原著,一想到這點我就緊張,”她坦言,“但我真的盡力而為了。” 期待激發更多文化對話 郝玉青說,她的翻譯不追求“字字對應”的準確,而是更注重通順易懂,希望達到“就像金庸在和讀者用英文講話”的效果。 “最糟糕的是你把每個字都翻譯準確了,但譯作讀起來卻毫無生趣,這完全喪失了文學翻譯的意義,”她說,“小說是一種充滿娛樂性、創造性的文學形式,用另一種語言,尤其是與漢語完全不同的語言,再現和保留這些特性,需要一定的靈活性。” 郝玉青認為,金庸作品里有俠肝義膽、江湖情仇,是全世界讀者都喜歡的內容,“現在有許多西方人在練武術,也喜歡看功夫電影,這說明武俠小說在西方一定會有一群‘核心’讀者”。她非常看好中國武俠小說在英文圖書市場的前景。 對于文學翻譯,郝玉青認為,譯者的責任是“創造新的對話,激發新的興趣和討論”,因為一本譯作的面世可能會促使更多相關作品被翻譯介紹給其他國家的讀者。 “翻譯永遠不是終點,每一本譯作都是(不同文化)對話的一小步。我知道沒有翻譯是完美無缺的,總有地方讓人不同意或者不喜歡,但我一直堅信:不翻譯才是最大的缺失。” |
相關閱讀:
- [ 11-18]新版電視劇《射雕英雄傳》在京啟動
- [ 03-22]《射雕英雄傳》將被改編成舞劇 獲金庸首肯
- [ 04-02]《射雕英雄傳》入選小學圖書館圖書基本書目
- [ 01-18]臺灣大學語文科考《射雕英雄傳》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