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擔任主播具負面影響 多位專家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未成年人做網絡主播和視頻主播,不僅影響了自己的學習與成長,還會給同齡的觀眾帶來不利影響。 廣東省律師協會政府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委員陳一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未成年人的身心都處于成長階段,無論是知識結構、社會經驗、人生閱歷,還是價值觀念,都處于稚嫩的發展成長期,具有性情不穩定、易受影響、自控力差等特點。 “時下,網絡主播已成為一種職業,全職對未成年人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兼職則必然影響其正常的學習生活。長時間對著電腦或者手機,必然造成視力下降等身體傷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極易形成癮癖,沉溺其中而難以自拔。此外,網絡的虛擬性必然會影響到未成年人在現實生活中的正常人際交往,在未成年人的行為習慣還未養成之前,這種負面影響可能會大到難以想象,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等問題。”陳一天說。 在陳一天看來,更為嚴重的是,因為網絡主播一對多的開放性與互動性特征,極易導致未成年人受到網絡低俗、不良文化的影響,從而形成心理障礙或者做出不良行為。“現實中,網絡主播收獲的并不是只有贊賞和褒揚,還有大量的貶損、謾罵、誤解與譏諷,甚至是威脅與教唆,允許未成年人進行網絡直播,無異于把肉放在砧板上,未成年人如何面對與承受,都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未成年人做網絡主播,和他們的主要任務不相符。“因為未成年人主要還是處于一個學習知識、增長本領的階段,當然,也不排除可以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但是,做網絡主播而且以此為業,就必然導致其偏離本應有的生活重心。” “未成年人去當網絡主播,他的粉絲可能大多是未成年人,如果主播的行為不當,很容易會對其他未成年人帶來一些不良的示范引導作用。”趙占領說。 陳一天認為,在直播過程中,同齡人彼此之間的互動、模仿、攀比以及直播界流行的打賞規則,都有可能在雙方的心靈與成長過程中留下難以估量的潛在影響。 |
相關閱讀:
- [ 01-27]直播答題是新風口還是黑洞? 作弊神器已出現
- [ 01-26]“實驗3”號科考船成功進行“海上科普”直播
- [ 01-25]今明兩天東南網、“新福建”客戶端為您直播兩會開幕會
- [ 01-23]評論:“撒幣大戰”何時休?
- [ 01-23]網絡直播答題“撒幣”大戰
- [ 01-19]鄉村教師上網絡直播課 變成山村孩子心目中“網紅”
- [ 01-19]半年注冊會員就300多萬 起底色情直播平臺黑產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