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早上,陽知涵通過12306手機APP訂購高鐵車票并選座。
網絡訂票、視頻聊天、電子支付、手機約車……“90后”的春運,呈現出數字化、科技化和高效便捷的特點。今年27歲的陽知涵是四川外國語大學俄語系的一名教師。2月11日9點左右,她從重慶市沙坪壩區的學校出發,通過滴滴專車、高鐵列車、共享汽車等“無縫對接”的方式,在中午12點半左右到達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的家中。陽知涵感慨:“如今的春運出行真是太便利了!”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陽知涵從四川外國語大學出發。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滴滴專車司機幫助陽知涵裝運行李。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陽知涵在重慶沙坪壩站前自拍留影。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陽知涵在重慶沙坪壩站候車廳給手機充電。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陽知涵在G8510次列車上用手機支付購買小吃。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陽知涵在成都市駕駛共享汽車回家。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2月11日,陽知涵與家人在成都市武侯區的家中共享午餐。 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