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振興鄉村怎么干 (政策解讀·聚焦中央一號文件③) 解讀人:中央一號文件起草組成員 祝衛東 張 征 劉 洋運啟超 5點要求是有機整體,不能認為解決了其中一項任務,其他的就能迎刃而解 未來的鄉村什么樣?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詳細闡釋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話、20個字,勾勒出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如何把握鄉村振興的內涵要義?各項舉措怎樣落地生根? 以往中央一號文件多是聚焦某一項具體工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突出特點是管全面,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鄉村振興五個方面的總要求,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產業興旺是重點。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生態宜居是關鍵。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鄉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當前,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分類有序退出超載的邊際產能。加快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讓保護生態環境不吃虧,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讓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態飯。 鄉風文明是保障。振興鄉村,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不能讓傳統鄉村文化被破壞、被取代。要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通過這些措施,引導廣大農民樹立良好道德風尚,建設幸福家庭、友愛鄉村、和諧社會。遏制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 治理有效是基礎。當前農村人口老齡化、村莊空心化、家庭離散化問題凸顯,把夯實基層基礎作為固本之策,才能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要抓住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著力解決鄉村社會“散”的問題,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讓農村家家聯系緊起來、守望相助興起來、干群關系親起來。 |
相關閱讀:
- [ 02-06]【一分鐘讀懂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村金融改革正確方向
- [ 02-06]新華社特約評論員:夯實鄉村振興體制機制保障
- [ 02-06]鄉村振興有了路線圖 “一號”春風到
- [ 02-06]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該如何走 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明確
- [ 02-06]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中國農村巨變藍圖
- [ 02-06]鄉村振興戰略謀劃中國農村巨變藍圖
- [ 02-05]習近平心系“三農” 領航新時代鄉村振興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