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二氧化碳相伴 一氧化碳靠邊站 搜尋外星生命新配方“出爐” 科技日報北京1月25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24日報道,目前,搜尋外星生命的大多數研究都將目光對準氧氣,但美國科學家另辟蹊徑,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如果一顆遙遠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沒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他們認為,新方法更有潛力帶來新突破。 最新研究發表在24日出版的《科學進展》雜志上。通訊作者、華盛頓大學博士生約書亞·克瑞桑森-托頓表示,長時間以來,科學家一直將大氣中的氧氣作為生物印記,這當然是一個很好的策略——很難在沒有生命的情況下生成大量氧氣。但即便生命在宇宙中很常見,我們也不知道氧氣是否是由生命制造出來,因為氧氣制造的生化過程非常復雜且罕見。而詹姆斯·韋伯望遠鏡等新設備即將上崗,它們可能需要新策略來尋找外星生命。 研究團隊梳理了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后發現,實際上,生命大規模制造氧氣的能力僅出現于地球歷史最近八分之一的時間內。因此,從更長遠的觀點出發,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氣體組合——甲烷二氧化碳相伴,一氧化碳靠邊站。 他們分析了一顆行星產生甲烷的所有方式:小行星撞擊、地球內部排氣、巖石和水反應等,結果發現,如果沒有活體有機物,類地巖石行星很難產生大量甲烷。 為什么需要一氧化碳“缺席”呢?研究人員解釋稱,二氧化碳和甲烷代表碳原子相反且極端的氧化水平,非生物過程很難在不產生一氧化碳(中間物)的情況下做到這一點。更重要的是,一氧化碳很容易被微生物吸收,如果某顆行星富含一氧化碳,那其上可能沒有生物存在。 華盛頓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教授戴維·凱特林說:“我們需要在一個表面有液態水的天體里尋找豐富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并且發現一氧化碳不存在。研究表明,這種組合將是令人信服的生命存在跡象。而且,這一建議也是可行的,有望使科學家在不遠的將來發現外星生物圈。” |
相關閱讀:
- [ 10-24]科學家:等離子科技或助火星探索實現氧氣自給自足
- [ 02-03]研究發現太陽風竟把地球氧氣“吹到”月球
- [ 11-19]驚險!墨西哥大白鯊咬斷潛水員氧氣管
- [ 07-27]悉尼醫院錯將“笑氣”當氧氣 致新生兒一死一重傷
- [ 07-18]俄消防員用氧氣罩救火場小貓 感動網友(組圖)
- [ 10-09]荷外長:馬航MH17墜毀時有一名乘客戴有氧氣罩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