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價值觀,抒寫新時代 不久前,滬劇《挑山女人》推出傳承版,起用后起之秀擔任男女主演。這部劇自首演以來,走遍大半個中國,獲得了18個重要文藝獎項。主角華雯,一舉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文華表演獎。 “剛剛籌備排演時,誰都沒想到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華雯說,雖是滬劇,《挑山女人》講的卻不是上海,而是安徽省齊云山唯一的女挑夫汪美紅。她17年風雨無阻,磨破140多雙解放鞋,用斷70多根扁擔,獨自把一雙龍鳳胎兒女撫養成才。 這不是齊云山的故事,不是滬劇的故事;這是每個人和自己母親的故事,是人們自己的故事。努力傳承中國人自己的價值觀,用心用情講好中國人自己的故事,《挑山女人》這部滬劇,安放的是深深的母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汲取優秀傳統文化養分,廣大文藝工作者樹立正確創作導向抒寫新時代,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在追求真善美中實現藝術價值。 2017年秋天,青年作曲家龔天鵬的第九部交響曲作品《啟航》奏響。音符潺潺流出,呈現青春的激越、為國為民的情懷信仰,成功吸引了眾多年輕聽眾。 1992年出生,10歲出國留學,著手創作前,龔天鵬對“黨的誕生”這段歷史并不熟悉。他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將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以當代青年的視角回望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上海誕生的偉大時刻。一次次踏訪全國范圍內的紅色地標,光是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就去了3次,“在南湖的船頭站一站,在魯迅故居門口任思緒飛馳一會,都讓我的心更加貼近那個時代以及革命志士們的所思所想。” 為人民抒寫,為夢想高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浸潤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懷著堅定的文化自信,闊步邁向繁榮興盛。 《人民日報》(2018年01月19日01版) |
相關閱讀:
- [ 01-04][書記縣長在忙啥]永定區委書記區長參加“客家家風樓”揭牌活動
- [ 12-30]傳統文化廟會迎新年
- [ 12-29]【走進新時代 文化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復興的不竭源泉
- [ 11-29]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
- [ 11-2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 [ 11-13]優秀傳統文化進農村
- [ 10-16]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大會: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精神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