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價格由降轉升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3%。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4%,衣著上漲1.3%,居住上漲2.6%,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1%,交通和通信上漲1.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4%,醫療保健上漲6.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4%。在食品煙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5%,豬肉價格下降8.8%,鮮菜價格下降8.1%。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3%。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6.3%,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態勢;12月份同比上漲4.9%,環比上漲0.8%。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8.1%,12月份同比上漲5.9%,環比上漲0.8%。 八、居民收入增長加快,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比上年加快1.0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縮小0.0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3%。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全年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增長1.7%。其中,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增長2.0%;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增長1.5%。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485元,比上年增長6.4%。 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 “三去一降一補”扎實推進。鋼鐵、煤炭年度去產能任務圓滿完成。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0%,創5年新高。商品房庫存水平持續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減少10616萬平方米。工業企業杠桿率不斷降低,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企業成本繼續下降,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6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28元。短板領域投資加快,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農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23.9%、16.4%和16.4%,分別快于全部投資16.7、9.2和9.2個百分點。 創新發展持續發力,新動能繼續較快增長。全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07.4萬戶,比上年增長9.9%,日均新登記企業1.66萬戶。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測、生物醫藥等領域涌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產業新產品蓬勃發展,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4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產量比上年增長68.1%,新能源汽車增長51.1%。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消費是經濟增長主動力,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高于資本形成總額26.7個百分點。綠色發展扎實推進,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十、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持續提高 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死亡人口986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2‰。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137萬人,女性人口67871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1(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9%;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7661萬人,減少1312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億人,比上年末減少98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44億人,比上年末減少82萬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 總的來看,2017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好于預期,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質增效任重道遠。下階段,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
相關閱讀:
- [ 01-16]主動擠水分:把注水GDP扼殺在搖籃中
- [ 01-08]中國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發布 構建超越GDP指標的評價體系
- [ 01-06]我國2016年GDP最終核實為743585億元
- [ 01-06]2017年福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全市GDP預計突破7000億元
- [ 01-05]我國2016年GDP最終核實為743585億元
- [ 12-30]【經濟實說 老外談】高質量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建設主旋律
- [ 12-21]中國社科院預計2018年中國GDP增長6.7%
- [ 12-19]美國經濟溫和增長面臨三大隱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