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雪龍”號1月14日電 通訊:舌尖上的南極 新華社記者白國龍 去南極的人每天吃什么?在這片地球最寒冷的陸地上,物資供應受限,著實考驗大廚的智慧和科考隊員們的胃。在“雪龍”船上,剛剛結束了14個月南極中山站越冬任務的科考隊員們,向記者講述了南極這一年多來的舌尖體驗。 中山站的食材,幾乎全由“雪龍”船運來。牛肉、羊肉、豬肉、魚肉、海鮮,肉是管夠的;土豆、刀豆、毛豆、蒜薹、蘿卜、竹筍、油菜等蔬菜,全都是速凍。 由于長途海運顛簸,加上直升機吊運,一些水分較多的葉菜和白蘿卜等蔬菜容易被壓爛,會被最先“搶救性”地吃完。到越冬的最后幾個月蔬菜不多時,還有木耳、香菇、粉絲等干貨,廚師還會用豆子發豆芽、磨豆漿、做豆腐。 越冬隊廚師胡馨最擅長的是粵菜。粵菜清淡,最講究“鮮”,可南極吃速凍蔬菜和肉,質地口感都極差。而且科考隊員冬天活動量小,太清淡了不下飯,所以飯菜多爆炒成多油多鹽的重口味,而且越往后味道越重。 這一年,胡馨帶去了盡可能多的調味品。他要一年365天變著花樣,使出“72變”的烹飪技法,以保證至少半個月內主菜不重復。 廚師在南極做飯,就像綁著沙袋跳舞。胡馨說:“食材有限又不新鮮;炒菜的煤氣灶看起來很旺,其實火力不夠;更頭疼的是科考隊這一年多吃的都是由一個人做的飯,天天吃總會沒胃口。” 當極夜來臨,很多人生物鐘紊亂了。廚師拿出速凍的海鮮來幫科考隊員們增強食欲。不過,速凍食物營養流失很快,科考隊員們需要口服營養保健品。 中山站的綜合樓里有一間溫室,科考隊員在里面無土栽培蔬菜。料理得好的話,一周能吃上3頓新鮮葉菜。即便這樣,不少人還是出現了嘴唇干裂、掉頭發的現象。 有時逢上過節,中山站會和周圍的俄羅斯進步站或印度巴拉提科考站友好互訪,聚餐交流。若去了進步站,科考隊員能吃到烤牛肉、烤豬腿、炸魚、三文魚和一些素食;在巴拉提科考站,濃厚的印度風味咖喱雞塊也令人難忘。 不過,在南極拉斯曼丘陵地區幾個科考站中,最受歡迎的當屬中山站的中國菜。當俄羅斯、印度科考隊員帶著特產來訪時,中山站的麻婆豆腐、鹵牛肉、燒排骨、炸雞翅、番茄蛋花湯等總令他們贊不絕口。 南極越冬冰天雪地,環境雖苦,但人們在舌尖上,總要苦中作樂。 |
相關閱讀:
- [ 01-12]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在南極發現微塑料
- [ 01-12]南極的“寂寞生存”
- [ 01-10]《南極之戀》曝幕后日志 趙又廷極地暈船難行
- [ 01-05]南極風光·壯美冰山
- [ 12-30]中俄科考船同步卸貨 上演南極“冰上二重奏”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