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一月十日,安徽省肥西縣環衛工人在“愛心小屋”前喝熱水、曬太陽。新華社記者 劉軍喜攝 寒潮里的溫暖 從1月9日開始,全國進入“三九天”。1月11日,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黃色預警。中國多地迎來“天寒地凍”模式。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而寒冷中的善意為這個冬天增添了很多溫暖。 多地啟用愛心驛站 1月9日早晨9點多,上海的氣溫跌破冰點。 環衛工人王永芳已經工作了4個多小時,在經過廣中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時,她躑躅了一會兒,最后終于鼓起勇氣走了進去。這里是上海市虹口區近期陸續啟用的近百個避寒驛站之一。 “這里特別干凈,我覺得自己衣服臟,不好意思進來。”王永芳說。但令她沒想到的是,工作人員非常熱情,又是倒熱水,又是泡姜茶,還特意給她送了暖寶寶。“真的特別感動,體會到了家的溫暖。”43歲的王永芳聲音有些哽咽。她平時掃馬路時,累了就在路邊小店的門口站一站,避避風。能像現在這樣喝杯姜茶,真的是太溫暖了! 在北京,共享單車運維工人王朝陽也感受到了濃濃的溫暖。 上午忙過早高峰,王朝陽就會來到位于大紅門地鐵站東側的南頂村社區居委會,在這里等待他的是溫暖的房間和熱水,還有暖心的熱水袋。 從1月10日開始,大紅門街道有31個社區啟動了共享單車“愛心小站”。“我們的工作一天8個小時都在外面,今年‘三九天’特別冷,手都凍紅了,很想有這么個地方。”休整后的王朝陽看上去精神抖擻。 除了上海和北京,目前,內蒙古、遼寧、河北、浙江、江西等地也都啟動了愛心驛站。其中,浙江杭州于1月8日起開放了所有24小時臨時避寒點。江西撫州東鄉區發動藥店、酒店、飯店、超市等商戶和單位參與建設“愛心驛站”。 巡查救助露宿人員 寒潮來襲,全國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站的“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迅速啟動。 1月5日,江蘇南京救助站準備了400多張床位,但是當天只有19個人來投宿。憂心忡忡的救助隊員們決定從“院內救助”轉向“主動出擊”。他們頂著嚴寒,熬夜查車站、進橋洞、巡城墻根兒和地下通道,生怕漏掉一個流浪露宿的人。看到有人睡在橋洞下,隊員耐心地勸他去救助站:“有車送你去,明早你要是想回來,給你車費……” 85歲的苗彥坤是不愿接受救助的流浪老人,面對去救助站避寒的邀請,他連連擺手。他是河南宜陽縣人,從家里出來后迷了路,就在河南洛陽瀛洲橋下暫時住了下來。被救助站工作人員發現時,他已經凍得瑟瑟發抖。救助隊員告訴他:“站里暖和,有熱飯熱水,我們還會幫你找家人,找到家人后你就能回家了。”本還無動于衷的苗彥坤聽到“能回家”時,一下子被打動了。1月8日,苗彥坤和前來接他的兒子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老人臨走前連連對救助隊員們說著感謝。 救助實行自愿原則,如果露宿人員實在不愿意到站救助,工作人員會發放棉衣棉被、食物、熱水。 為了盡早幫助更多流浪露宿人員獲得救助,上海、江蘇等地還設立了獎勵機制,鼓勵環衛工人、公交和出租車司機、夜間安保人員以及廣大市民,參與發現報告、街面勸導和應急救助。 民眾自發送溫暖餐 1月6日上午,正在四川成都都江堰幸福大道二環路口執勤的交通輔警高靜、金琳收到了兩杯外賣小哥送的奶茶。兩人的第一反應都很詫異,“是不是送錯了?”但看了外賣單兩人才知道,奶茶沒有送錯,而是一位熱心市民特意為她們點的,還反復強調了“一定要熱!一定要熱!” 每天早上8點,高靜、金琳二人都會準時在這個路段執勤,每隔1小時才能休息片刻。上午輪崗休息時,她們品嘗到了愛心奶茶。此時,奶茶雖然已微微變涼,但她們心里滿是溫暖。 同樣被熱心市民溫暖著的還有陜西西安的市政工人們。 1月4日清晨,市政工人程小民在西二環豐禾路西口人行天橋上忙著清掃積雪。“師傅,你們辛苦了,給您早餐。”他抬頭一看,是一位20歲左右的女孩,一手拿個小手電,一手拎著早餐。程小民連忙推辭,女孩沒有太推讓,就走上了天橋。 10分鐘后,等程小民掃完坡道的雪才發現天橋上放著6份早餐,還都熱著。“非常感激,非常感動。”程小民說,如果不是女孩送來早飯,他們一般要11點才能吃上飯。女孩的愛心舉動讓程小民和同事們都覺得很溫暖,覺得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潘旭濤葉 聰) |
相關閱讀:
- [ 01-12]冷空氣影響趨于結束 中央氣象臺解除寒潮黃色預警
- [ 01-11]寒潮黃色預警發布 山東河南安徽局地低于-12℃
- [ 01-11]寒潮來襲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航班目前總體運行平穩
- [ 01-11]寒潮來襲 月山關社區“寒冬送溫暖”在行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