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 他一邊打電話給鼓樓醫院急診室,請同事立即送推車來;同時,事發現場也爭分奪秒地展開搶救。 李輝: 這個姑娘沖過來的時候,真的是一點沒有猶豫,直接用面巾紙,將病人嘴巴周邊擦拭了一下自己就開始嘴對嘴人工呼吸。 路過市民: 當時不知道誰拿上好多餐巾紙,旁邊還有好多居民給打傘。這個小姑娘個子很矮,大概在一米五幾的樣子,她的氣不多,歇一會兒再去(人工呼吸),這兩個男人就在她旁邊,兩個人交替輪換,給他按心肺復蘇,這個老大爺就開始嘔吐。 解說: 據介紹,事發地距離鼓樓醫院50多米,摔倒后不到10分鐘,老人隨即被醫護人員推著擔架車,緊急送到鼓樓醫院急診室,此時老人深度昏迷,心率、血壓、血氧均已測不出來。 南京鼓樓醫院急診科 張秋靈: 心跳確實是沒有了,但是路上他們一直在按壓來的時候,所以我們來的時候立即把按壓先接上去,來了之后護士長給他做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其他同事當時看他瞳孔反射也沒有,自主呼吸都沒有,把這些措施都給他上上去。 解說: 經過10分鐘的搶救,李先生恢復了自主心跳和呼吸,但還處于昏迷狀態,而且頻發室顫。急診醫生通過李先生手機中的20多個未接來電,與劉先生的家屬取得聯系,然而,家屬卻無法短時間趕到。情急之下,急診科主任王軍一邊向醫院備案,一邊寫下“請安排住院手術,責任我來擔”并簽名,最終將李先生以最快速度送入手術室。 張羽: 是眾多素不相識的人挽救了老人的生命,我們看一下時間表,從14點35分老人摔倒,到16點05分家屬趕到醫院,這時候老人在十分鐘之后手術已經結束,只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可以說老人是非常幸運的。冬天有這樣一個溫暖的故事,讓我們感到如此的舒心。最關鍵的時候是搶救科的主任王軍承擔了風險和責任,那么在今天,有的時候出手相救,已經變成了“高危行為”的時候,而南京市民為我們上演了如此溫暖的一幕。 下面我們來連線南京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的院長,江蘇省衛生法學學會的副會長,同時也是兼職律師,他為南京很多醫療機構作為法律顧問,姜柏生先生,對這個事情進行監督。姜先生您好,首先作為南京市民,看到這樣的故事你是什么樣的感受呢? 姜柏生: 主持人好,看了這個故事以后,我作為南京市民感到非常的驕傲和自豪,也體現了這樣愛心事件,南京作為博愛之都的溫度,所以我內心感到非常的欽佩。 張羽: 在今天有的時候出手相助成為了一種“高危行為”,但是我們看到南京市民非常應用的出手相助,這背后有什么相關的原因嗎? 姜柏生: 我覺得一方面體現了南京市民的道德素養的不斷的提升,另外可能對相關法律規定的了解和支撐有關系,因為在2017年的下半年吧,南京出臺了醫療急救的條例,這個條例對相關的緊急救助的公民行為出于鼓勵,而不是所謂的強制性的義務。 張羽: 這個條例主要是什么內容呢? 姜柏生: 條例主要內容是指,就是在危機情況下,作為普通的市民,可以施以援手,加以急救。而急救作為救助者,因救助行為造成傷害的,不承擔相應的責任。 張羽: 這等于為見義勇為者,為救助者免除了后顧之憂,那么在這起事件當中我們看到很多素不相識的人出手相助,而真正最難的選擇實際還在后邊,那就是當老人被推進了手術室。那么這個時候家長還沒有趕來,誰來承擔手術的風險,誰來承擔這份責任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解說: 南京的劉老先生是幸運的,在他摔倒在鼓樓醫院門口后,遇到了熱心的市民和正巧下班的醫生,及時的搶救措施給劉老先生后續的救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而就在他被送到鼓樓醫院急診室后,醫生們又遇到了新的問題。 王軍: 如果等的話,對他將來愈后帶來很大的麻煩,血液重建越早將來康復越有機會。 |
相關閱讀:
- [ 01-05]圣誕節以來約5.5萬例手術推遲 英首相向公眾致歉
- [ 11-24]法國成功為全身燒傷95%患者進行異體植皮手術
- [ 11-22]世界首例遺體頭顱移植手術追蹤:業內人士仍然質疑
- [ 11-21]多地基層醫生上海提升眼科手術技能 新鮮豬眼“練手”
- [ 11-21]頭顱也能移植?解析人體“換頭術”背后五大疑問
- [ 11-16]尚未手術已欠下巨額債務 “整形貸”背后的坑需警惕
- [ 10-01]家國網事|最美瞬間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