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久違的陽光灑在京九線江西共青城站普速場,給寒冷的冬日帶來一絲溫暖。南昌電務段共青城普速場信號工區的5名職工正在忙碌著,他們負責管內33組道岔、56架信號機等設備的維護工作。站在一旁身穿防護服的張薇顯得格外醒目,她手持對講機,與正在室內的駐站聯絡員張騫緊密地聯系,并不時地前后瞭望。室內與室外,她們共筑工區5個漢子的作業安全防線。圖為室外防護員張薇在立崗接車。張學東攝
召開班前碰頭會。張學東 攝
室外防護員張薇在信號設備檢修現場做好安全防護。張學東攝
室外防護員張薇在立崗接車。張學東攝
由于生產運輸安排,工區的“天窗修”作業時間分別是上午和晚上。工區的7名職工家都在外地,以工區為家。工區地處車站的背面,平時去車站或上街都要依靠電動車代步,職工們更多業余時間是在工區度過的。圖為作業結束,6名職工收拾好工具下道返回工區。張學東攝
駐站聯絡員張騫緊盯列車進路情況,并及時與室外防護的張薇聯系,保證工友們的作業安全。張學東 攝
張薇與班組同事分享美食。張學東攝
張騫與張薇在宿舍觀看電視。張學東攝
93年出生的張薇來自山東濟南,參加工作不到三年,是工區離家最遠的職工。但她慢慢地適應了工區的日子,不上班的時候和小伙伴們看看電視看看書,她還養了一條叫“樂樂”的小狗,“樂樂”很活潑,帶給了她很多歡樂。張學東攝
相比張薇,2011年入路的張騫已經是工區的“老資歷”,姐妹倆在工作中配合密切,生活上也能相互照顧。最開心也是最惆悵的事,就是看著自己5歲兒子的照片和視頻,想念之情無處不在,每次都要到周五晚上,她才能乘坐火車回到武漢與兒子團聚。她將家庭的責任延續到了工作中,與張薇一起,成為了工區五個漢子眼中的安全守護“女神”。圖為張騫喜滋滋地看著手機里五歲兒子的照片。張學東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