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執法環境日益復雜 2016年7月21日,衡水交警支隊直屬一大隊民警在對一輛沒有懸掛牌照的電動汽車進行檢查時,駕駛人拒不配合檢查并加速逃竄。隨后民警發現該車后上前檢查,駕駛人拒不提供相關證件,伙同兩名乘車男子對民警進行謾罵、毆打。民警果斷采取措施迅速將3人控制并帶離。駕駛人常某營、乘車人常某朝因妨害公務罪被刑事拘留,乘車人張某因阻礙執行職務被行政拘留10日,罰款500元。 上述案例入選了河北公安系統2016年民警現場執法執勤案例示范,對案例的點評指出,民警處理的不足之處主要是現場運用法言法語教育訓誡違法人員的能力需進一步增強。 同時,河北省公安廳對于暴力抗擊交警執法案例的點評中指出,交警是執法量最大、接觸群眾最廣泛的警種,執法任務重、風險高、阻力大,作為一名交警在執法工作中,遇到相對人不理解、不配合甚至辱罵、推搡時,要保持克制,文明理智,切忌沖動;相對人妨害公務、暴力抗法、暴力襲警時,要果斷處置,維持秩序,迅速報警。 事實上,正是由于目前執法環境發生了變化,在日益復雜的執法環境中,交警作為執法者既要面對行為違法的執法相對人,又要考慮到社會與公眾的關切,在法律意識淡薄、態度強硬蠻橫的違法者面前,很難做到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2016年,河北衡水、邯鄲等地發生多起網傳“交警打人”事件,但事實真相卻是交警執法時遇到暴力抗法。在2015年9月邯鄲超載貨車碾軋交警案件中,當受傷交警坐在地上無法站起時,3名涉案男子卻起哄大喊“交警訛人了,交警碰瓷了”,造成大量群眾圍觀,使交通擁堵長達4個小時。 有輿情分析師認為,公安民警處在社會矛盾沖突的最前沿,很容易受到個別利益受損民眾的攻擊,并成為他們發泄的對象。而就社會關注而言,輿論一般更多地把目光聚焦在民警執法權是否正確行使上,而較少關注民警權益的保障,甚至在一些執法過程產生沖突后,輿論出于同情弱勢群體的心理,會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對事實的判斷。 在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教授劉艷玲看來,盡管相關法規對保護民警執法權益作了規定,但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強、處罰偏輕、缺乏威懾力等問題,特別是在處理警民沖突中缺乏明確法律依據,影響了民警良好執法環境的形成。同時,“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執法理念,也不排除客觀上助長了暴力抗法者的囂張氣焰。 “交警面臨的執法環境不良狀況是造成暴力抗擊執法問題的主要根源,其中既有交通法規宣傳滯后、群眾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淺薄、交警執法業務能力不強、執法不規范不文明的問題,也有相關立法和社會輿論忽視民警執法權益、民眾對執法人員戴著‘有色眼鏡’的無奈。”劉艷玲說。 |
相關閱讀:
- [ 12-22]酒駕司機拖行交警近百米 被邵武警方拘留
- [ 12-22]上街(高新區)交警大隊執法1小時查扣15輛超標車
- [ 12-22]交警發布交通出行提示 本周日“四橋一隧”車流將增多
- [ 12-21]補換領校車標牌最多跑一趟 交警部門承諾“即來即辦”
- [ 12-21]廈門交警部門發布大數據 35325輛車因斑馬線不禮讓行人被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