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梁甜甜 栗一星 12月13日,是第四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 12日,日本《東京新聞》在第二版以較大篇幅發表了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報道。文章認為,歷史問題依然是造成中日關系摩擦的重要問題。 中國社會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高洪表示,《東京新聞》作為日本的幾大主流紙媒之一,能夠倡導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是日本輿論的進步,應給予肯定。 正能量發聲呼吁正視歷史 《東京新聞》的這篇報道采訪了中日兩國學者,認為日本社會應正視歷史,就確實存在屠殺達成最低限度的共識。 日本學者認為,當年日本軍隊殺害了許多包括平民在內的中國人,這不是“自虐史觀”,而是事實,日本人對此應該有負疚感,應該有持續還債的覺悟。日本學者還認為, 現在的年輕人對戰爭沒有責任,但不能無視昔日日本人對發動戰爭應付的責任。 對此,外交學院教授周永生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日本學者能用一個歷史的、宏大的視角,從過去日本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的災難和應付的責任,來反省今天的日本社會,尤其強調日本青年一代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是一種正面、正確信息的傳遞。 周永生認為,雖然日本青年一代本身對戰爭沒有責任,但他們有正確認識歷史的責任。當前,正因為有相當一部分日本人沒有正確認識歷史,導致中國民眾所遭受的戰爭創傷,完全沒有得到平復。日本學者的這番見解,如果能普遍被日本民眾和日本政府接納,對中日兩國實現真正和解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煥利認為,《東京新聞》這樣的報道非常可嘉。但是我們也更希望,日本政府能早日正視南京大屠殺這個歷史事實。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 歷史問題始終是影響中日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 高洪表示,作為受害一方,中國要堅持歷史事實,要堅持正義和非正義的判別,但同時還希望能夠和日本社會各界共同去面對歷史。對日本來說,一是有正確歷史觀的社會團體、專家學者、個人應該積極的開展類似的工作,另外,日本只有顧全到中日關系大局,才能夠保障兩國在改善關系、向好發展的延長線上不斷前行。 周永生表示,中國一方面需要支持學者研究相關歷史問題,來彌補史料的不足,尤其是針對那些被日本右翼勢力所否定的歷史。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合作促進中日兩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促進和解。 周永生說,對于日本來說,日本良心學者應多發表見解,這些觀點有助于引導日本民眾正確認識歷史。此外,日本應該主動向德國和奧地利學習,對侵略戰爭,要進行法律追究,這樣一來,日本右翼勢力也不會那么猖獗。 歷史是凝固的現實,現實是流淌的歷史。高洪認為,歷史本身已經無法更改,但是我們今天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防止歷史悲劇再度發生,是為了能夠吸取歷史教訓,共同創造新時期友好、合作、交流的未來。因為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也終將會成為歷史。 高洪還表示,希望未來有更多機會在日本主流媒體上看到、聽到這樣富有正能量的言論,去推動中日兩國關系進一步友好發展,共同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的未來。 |
相關閱讀:
- [ 12-11]中國民間要求日本政府對南京大屠殺謝罪并賠償
- [ 12-07]加拿大安大略省將舉辦系列活動紀念南京大屠殺80周年
- [ 12-04]日媒:南京大屠殺或作為基礎術語寫進日本高中教科書
- [ 11-15]南京大屠殺80周年 他們為傳播歷史真相奔走
- [ 06-05]日APA酒店擺右翼老板新書:南京大屠殺是捏造的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