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新聞分析:普京“將一軍” 美國難接招 新華社記者邵杰 俄羅斯總統普京11日在敘利亞宣布,他已下令俄羅斯開始從敘利亞撤軍。結合敘利亞局勢的演變以及近期中東問題的諸多新動向,普京這一“撤軍表態”讓美國不太好接招,普京無異于在敘利亞問題上“將了美國一軍”。 普京當天突然出現在位于敘利亞拉塔基亞省的赫邁米姆空軍基地。他與敘總統巴沙爾在基地會晤并一同檢閱軍隊。普京告訴俄軍官兵:“朋友們,祖國正等著你們。你們將帶著勝利回家。”這一表態被媒體普遍解讀為撤軍信號。突訪敘利亞后,普京按先前公開的訪問日程前往埃及和土耳其。 俄羅斯和美國是目前在敘利亞派駐軍隊的兩大非中東國家。俄軍的首要任務是支持敘利亞政府軍,而美軍則支持敘反政府武裝。 普京如此高調宣布從敘利亞撤軍,具有多重目的。 首先是“見好就收”。考慮到消耗問題,俄羅斯不可能在敘利亞長期大規模駐軍并開展大規模軍事行動,在適當時機削減在敘軍事存在是其必然選擇。既然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已經土崩瓦解,而且敘利亞政府軍也在俄羅斯、伊朗等國聯手介入下取得針對反對派武裝的明顯優勢,俄羅斯“見好就收”的時機顯然已經成熟。 其次是“收買人心”。5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遭到國際社會特別是中東絕大多數國家反對。普京在此時宣布撤軍,顯然有利于改善中東各國對俄羅斯的觀感。 再次是“金蟬脫殼”。俄羅斯宣布撤出或部分撤出駐敘軍隊,實質性地將未來敘利亞局勢的不確定性轉移給美國。換句話說,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敘利亞局勢一直在向好,如果敘局勢在俄軍撤出后出現反復,或者“伊斯蘭國”卷土重來,那么壓力和輿論勢必將落在美國身上。 此前,俄羅斯等國相繼宣布戰勝“伊斯蘭國”并收復“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占據的領土。本月6日,普京在聽取俄軍方有關敘利亞軍事行動的匯報后宣布,“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境內幼發拉底河兩岸被殲滅。俄國防部7日發布公告說,敘利亞所有城鎮、居民點已從恐怖組織手中獲得解放,俄在敘的反恐任務已經完成。 伊朗總統魯哈尼11月21日宣布,“伊斯蘭國”已被剿滅。伊拉克總理阿巴迪12月9日也宣布,伊政府軍已收復“伊斯蘭國”在該國控制的所有領土,伊拉克取得打擊“伊斯蘭國”的歷史性勝利。 這些表態,為普京宣布撤軍做好了鋪墊。對俄羅斯來說,撤軍可以有多種方式:在速度上有快撤和慢撤,在規模上有全撤和部分撤,在聲勢上也有大張旗鼓和瞞天過海之分。實際上,俄羅斯去年3月就曾宣布,根據敘利亞戰事的進展情況,俄開始撤出部分軍隊,但是將長久保留赫邁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這表明俄羅斯早有撤軍計劃,但不會撤走全部軍隊。 上述一系列動向,讓打著“反恐”旗號對中東實施軍事介入的美國如坐針氈。如果美國跟隨俄羅斯宣布撤軍,就會讓美國在與俄羅斯的中東博弈中處于下風。美國如果堅持不撤軍,則很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美國民眾、西方盟友和中東國家,對美在中東維持軍事存在是否“師出有名”提出質疑。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經承諾將下令從伊拉克和敘利亞撤軍,但他在第二任期內不僅放棄撤軍計劃,還決定增兵。特朗普在競選總統期間曾抨擊奧巴馬自食其言,并保證自己將把駐中東的美軍“安全帶回家”,以此來爭取美國選民的支持。可見,從中東撤軍早已成為美國社會的主流呼聲,因為在很多美國民眾看來,美國長期軍事介入中東地區得不償失。 不過,針對普京11日宣布從敘利亞撤軍一事,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說,俄方在撤軍問題上多次“言行不一”,普京的表態不會影響美國及其盟國繼續打擊“伊斯蘭國”武裝分子。 普京宣布撤軍 為俄在敘反恐戰畫上句號 普京下令俄羅斯從敘利亞撤軍 |
相關閱讀:
- [ 12-12]普京下令俄羅斯從敘利亞撤軍
- [ 12-11]俄媒:俄總統普京下令開始從敘利亞撤出俄軍部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