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10日電 題:新疆阿克蘇:“滴灌式”文藝演出豐富群眾生活 新華社記者杜剛 何軍 不久前,在阿克蘇市尤喀克阿迪爾村文化活動中心,一場名為《我們村里的那點事兒》的原創鄉村實景話劇上演。這些演員全部是當地村民,有村警、鍋爐工、大學生“村官”和農家婦女。鄉村藝人努爾買買提說,這一作品正是響應“扎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這一指導思想創作而推出的。 位于新疆南部的阿克蘇市,182支文藝演出隊里的5500余人,以“滴灌式”的文藝演出,將新疆民歌、河南豫劇、流行歌曲等“打包”到農村集市、鄉村文化廣場等公共場所,豐富了各族百姓文化生活。 去年,阿克蘇市文化系統調查發現,現有的文化活動大多在地區文化藝術中心、地區體育館、鄉鎮文化廣場或者村文化大院等場所,一些孤寡老人、企業員工、農忙時節的農民無法參與其中。 針對這一需求,阿克蘇市去年以來,一改過去“政府主辦、院團主角、你唱我聽、你舞我看”的文化模式,將工作著力點放在基層,從城區、鄉鎮挖掘出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文藝潛力大的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和文藝愛好者5500余人,實現了演員就是群眾,舞臺就在身邊的文化傳播形態。 阿克蘇市委先后投入366萬元文化活動經費,支持全市鄉鎮、村、社區購買演出道具,確保文化演出活動長效開展。 在阿依庫勒鎮敬老院,年近80歲的老黨員阿布都·賽依提高高興興地看完了13個節目。“真沒想到村里的文藝演出隊,愿意來我們敬老院給我們這些老年人演節目。” “以往‘漫灌式’的文化活動模式,能惠及90%的群眾,但文化服務不能忘了少數人,要以‘滴灌式’的文化活動滿足剩余群眾的文化需求。”阿克蘇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馬顏峰說。 |
相關閱讀:
- [ 12-07]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發生5.2級地震
- [ 12-04]新疆首次建設油煤共煉項目
- [ 11-28]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域現霧凇景觀
- [ 11-23]兩地共促黨建 新疆木壘縣領導帶隊到漳浦考察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