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邵陽12月10日電 題:企業駐村繪“貧困地圖” 產業扶貧走上持續發展路 “我們這里以前叫花山村,現在可是名副其實的‘花果山’啦!”12月9日,指著田里即將長成的紅肉蜜柚和村組硬化道路兩旁的櫻花樹,貧困戶楊朝輝笑開了花。 位于湖南新邵縣寸石鎮的花竹村,地處偏遠山區,18個村民小組居住分散,村組之間道路不暢,聚居了大量貧困人口。2015年初,國網湖南電力公司進駐該村幫扶,繪制“貧困地圖”,讓花竹村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脫貧路。 “駐村伊始,我們就通過多方走訪和實地考察繪制了一幅花竹村的‘電子貧困地圖’。”國網湖南電力公司駐村扶貧隊隊長謝歷冰介紹,他們以實時更新的地圖資料為依據,根據貧困農戶的情況、致富意愿、致富能力等個體差異,推出最適合貧困戶的致富門路。 貧困戶劉摘香身子弱,做不得太多重活,喂豬是家里主要的收入來源,但養殖一直不成規模。扶貧隊了解此情況后,為她免費提供豬苗并送她去學習專業的養殖技術。如今,劉摘香已養了12頭生豬,毛利潤預計達12000元。 每家貧困戶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痛處與難處,既需要量身定制扶貧方案,也要探索可復制的脫貧方式。謝歷冰總結到,扶貧先扶志,扶貧是外力,脫貧要靠自己,關鍵要樹立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 除了養殖,扶貧隊還引導群眾積極發展果木經濟,投入40萬元開發具有市場前景的“平和紅肉蜜柚”5000株,實行貧困戶投勞,與村集體按照五五折股分成的模式。據測算,該項目三年后年產值將達到300萬元。 花山村有扶貧戶65戶249人,脫貧難度大。如何才能讓當地百姓有更多更穩定的收入來源?在該村高速公路渣土填埋場上,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這是該村促進穩收增收的又一棵“搖錢樹”——已并網發電的60千瓦光伏電站。 “村集體和貧困農戶用電不花錢,賣電還有收入。”村支部書記曾明華介紹,現在村里每年可從光伏電站獲得6萬元以上穩定收益,二期200千瓦光伏電站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創收20萬元以上。 曾明華介紹,除了光伏發電,扶貧隊還幫村里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升級,解決了用電問題;硬化了8條村組道路,總里程達11.2公里;150盞太陽能路燈遍布全村;修建了兩座蓄水池,保障村民飲水安全;2016年底,在扶貧隊的幫助下,34戶危房戶住進了嶄新的安居民房。 路修好了,居住條件改善了,原來外出務工的村民也慢慢回來了。村民朱秀英告訴記者,她的兒子現在就在家門口進行創業,已經置辦了一輛貨車運送果蔬和牲畜,和鄉親們一起脫貧致富。 |
相關閱讀:
- [ 12-09]寧波退休教師支教深山 愛心善舉感動湖南
- [ 12-06]湖北湖南霾明起減弱消散 西藏局地暴雪
- [ 11-28]湖南用好黨網“矩陣”:宣講零距離 課堂不下課
- [ 11-25]將“青春夢”融入“中國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講團赴湖南大學、北京大學、鄭州大學宣講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