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自由支配的娛樂時間減少 研究發現,雖然少年兒童的學習負擔有所減輕,但沒時間玩的孩子越來越多,電子媒介對戶外玩耍的影響增強,父母對玩的限制增多,兒童自身的休閑觀念也沒有明顯進步。 近年來,減負成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規范辦學行為的中心任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次調查發現,感覺學習負擔重的城市少年兒童有所減少。與2004年相比,感覺學習負擔重的城市少年兒童由35%減至30.6%,減少了4.4個百分點。相應地,學習負擔適中的由45.4%增至51.8%,增加6.4個百分點,學習負擔輕的由19.6%減至17.6%,減少2個百分點。 但是,孩子們玩的時間并沒有增多。數據顯示,2004年調查時,有13.9%的城市少年兒童表示沒有隨意玩的時間,到2016年,這一比例增至17.7%,上升了3.8個百分點。需要補充說明的是,少年兒童自由支配的娛樂時間減少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美國密歇根大學的調查顯示,從1979年到1999年,孩子每周失去12個小時的自由時間,用于有組織的體育運動的時間增加了一倍,而被動的參觀式休閑娛樂時間增加了5倍。 調查顯示,經常或有時“為了看電視或上網,不出去玩”的城市少年兒童分別有10.8%和15.2%,而2004年調查時這兩個數據分別為3.2%和10.2%,也就是說,經常或有時為電子產品放棄出去玩的少年兒童增加了12.6個百分點。 6.改進少年兒童生活方式的幾點建議 邁向健康中國,首先要從提升改善少年兒童的生活方式、提升少年兒童的健康水平抓起。 首先,父母是孩子飲食、睡眠、衛生、運動、休閑等生活習慣的第一影響源,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示范者和塑造者。在父母的示范和督促下,少年兒童更有可能習得并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父母應以身作則,自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累健康知識,學習健康生活技能,提升健康素養。父母應帶領孩子形成健康的家庭生活制度,尤其注意每天吃早飯,規律作息,避免晚睡,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還應經常與孩子一起進行體育鍛煉和其他娛樂活動,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運動能力和休閑能力。另外,父母不僅應關注孩子的身體狀況,定期體檢,及時就醫,還應多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通過運動、休閑、發展興趣愛好等方式積極疏導不良情緒,呵護孩子的心理健康,促進孩子朝著健康、自信的方向發展。 其次,學校是對少年兒童及相關人員進行健康教育的重要平臺,學校健康教育是提升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有效策略。強化學校健康教育,需從更新觀念入手。學校健康教育應著力建立多樣化的綜合性健康計劃,健全學校健康教育服務系統,從健康教育課程設計、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學校體育環境改善、學生營養服務水平提升等方面促進多元化學校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與改進。要將學校健康教育融入多學科課程之中,探索學校健康教育知識體系與各學科課程有效聯系的內容和方法,并設計成可操作的課程包。學校健康教育還應著力加強家校合作,鼓勵家長參與學校健康教育,增進家庭和學校在學校健康教育方面的溝通合作。 再次,宣傳和培養健康生活方式是政府的優先任務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衛生計生部門要宣傳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推廣健康支持性工具,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隊伍,開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導員進家庭、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醫院活動。體育部門要建設體育健身設施,提供健身指導,弘揚健康文化,攜手衛生計生等相關部門培養運動康復醫生、健康指導師等相關人才,推進國民體質監測與醫療體檢有機結合,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社區是少年兒童成長的重要空間,要重點加強健康社區建設,完善社區衛生服務、休閑娛樂場所建設,大力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最后,健康教育的長期效果關鍵是靠少年兒童的主體自覺。健康教育應將激勵少年兒童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強化少年兒童在健康教育中的主體地位,從根本上轉變少年兒童的意識和行為,使其建立起科學的健康價值觀,并養成一種對個人有益、對家庭負責并為社會所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 (作者:趙霞 孫宏艷 張旭東) |
相關閱讀:
- [ 12-08]正確喝紅茶有利睡眠 盤點那些被"埋沒"的助眠食物
- [ 11-20]“睡眠機器人”發布 人工智能開啟科技助眠新模式
- [ 11-15]電子屏幕影響睡眠 少兒表現更明顯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