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遭騙子洗腦 帶老人銀行匯款 電信詐騙出新招 騙子給被洗腦者布置“任務” 帶其他被騙人去銀行匯款 一個是年輕女孩,工資不高也沒什么積蓄,卻被騙子洗腦。一個是88歲的獨居老人,手中幾十萬積蓄,卻不能獨自出門。騙子“靈機一動”,將二人捆綁在一起,利用年輕女孩將老人帶出家門去銀行轉賬。今年9月,女孩自稱老人外孫女與老人一塊去銀行給騙子匯款,銀行工作人員發現可疑后報警。面對民警,女孩起初還神神秘秘地說自己正在辦理國家保密案件,隨后便被豐臺警方刑事拘留,直到這時女孩才反應過來自己也是被騙了。 女孩帶老人匯款被勸阻 9月11日下午4時許,在豐臺區西羅園的一家銀行,一名年輕女孩用輪椅推著一位老人要匯款20萬元。女孩自稱老人外孫女,說老人要把這筆錢轉給遠房侄子。由于匯款金額較大,銀行工作人員反復和老人確認相關信息。 “這個收款人您認識嗎?”“認識,遠房侄子。”“這事兒家里人知道嗎?”“當然知道。”“他叫什么?”“馬愛國。”“您侄子跟您不是一個姓是嗎?”由于老人歲數比較大,又說不清楚侄子的具體住址及這筆錢的具體用途,銀行的工作人員要求隨行的年輕女子給老人直系親屬打電話確認,但卻遭到了其“外孫女”的拒絕。 銀行的工作人員馬上覺得很可疑,通過賬戶查詢,工作人員發現,所謂老人侄子的賬戶是新開的戶,短短幾天,就有大筆資金進出,老人很可能遇到了電信詐騙,工作人員隨后撥打110報警。 自稱辦理保密案件 豐臺區西羅園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詢問后了解,老人姓于,今年88歲,平時一個人住。民警又聯系了老人的兒子。電話里,老人的兒子說,老人既沒有侄子,也沒有外孫女。 隨后,民警將女孩叫到銀行外詢問,面對民警的詢問,女孩神神秘秘地說:“我跟您說,我現在在辦理一個國家保密案件,我正在協助人家。”而民警要求其出示證件,她說身份證沒帶。 面對女孩這一番奇怪的言語,民警把女孩和于老先生一起帶回了派出所。在派出所內,老人說女孩并不是他的外孫女,這女孩來過兩三次,說幫他辦案,說他賬戶有問題,需要把錢轉到安全賬戶,但是老人腿腳不便,遲遲沒去。很顯然,老人遭遇了電信詐騙。 已經轉給騙子30萬元 那這名女孩就是騙子嗎?在派出所內,女孩要求給通州一位“民警”打電話,她說是通州一位姓宋的警官讓她來做這個事的,女孩還強調“這個事情真的沒有你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為了查明案情,警方對女孩李某進行了刑事拘留。而通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李某也是遭遇了電信詐騙。李某今年大學畢業,在望京一家教育輔導機構教數學,事發前一個月她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里對方說她因為通過互聯網發送了色情信息,觸犯了法律。 這明顯是電信詐騙電話,而李某卻渾然不知,甚至還加了對方的微信,對方自稱是通州公安分局的刑警。從8月17日開始,李某每天兩次在微信上打卡報到,每一筆消費也都要上報,一舉一動都被對方控制。得知李某剛剛步入社會,也沒什么存款,對方便要求她去執行一項“神秘任務”——到南三環的洋橋,找一位于老先生幫他匯款。 就這樣,沒有積蓄的李某成了騙子的腿,她負責用輪椅推著行動不便的于老先生匯款。9月3日,李某推著老人到銀行給騙子匯款30萬,第二次,她去另外一家銀行準備再次轉賬20萬時,被工作人員攔截。 洗腦事主被利用已發生多起 辦案民警表示,女孩沒有什么積蓄,工資也不高,但是完全被洗腦了,一舉一動被控制。而老人有積蓄,卻行動不便,可能騙子“靈光一現”,就把兩個人湊在一起完成了這個騙局。 在看守所里,李某終于意識到自己被騙了,哭著請求警察早日破案。由于李某并不知情,目前她已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了解,民警已經找到了于老先生第一筆匯款30萬元的賬戶,那個賬戶的開戶人是一名北京籍的女子。和李某一樣,也是被騙子洗了腦,她接到的“任務”是將收到于老先生的30萬連同自己的積蓄,一起轉給騙子。 民警提示,公安機關不可能通過電話介紹案情,接到這樣的電話應該立即掛斷,撥打110進行核實。其次,公檢法機關不可能以任何形式要求轉賬匯款。目前,這類利用洗腦的事主為騙子轉賬的案件已發生多起,尤其是家里有獨居老人的應該注意,經常和老人溝通,避免給壞人可乘之機。 文/本報記者 匡小穎 |
相關閱讀:
- [ 11-29]我國首部反電信詐騙電影《巨額來電》下周上映
- [ 11-13]為預防“雙11”網絡電信詐騙 無人機化身防騙宣傳大使
- [ 11-10]“雙十一”打好預防針 守好網民錢袋 -----建甌公安民警走上街頭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
- [ 11-09]建甌公安民警走上街頭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
- [ 10-29]臺灣電信詐騙犯脅迫6名馬來西亞人赴泰“工作” 不行騙就毒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