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山康復村的老人們與志愿者合影。丁凝攝
23歲的繆應江是云南中醫學院2014級中藥學專業一名普通的大學生,自2015年來,他多次帶領自己的志愿者團隊深入云南10多個麻風病康復村做公益。這位四肢行動不便,被病魔糾纏了近十年之久的年輕人,一直在用自己的堅持傳遞愛和陪伴。
2015年他和其他志愿者第一次進入上火山康復村,從此以后,那里的老人就成了他們的牽掛,而老人們一生的經歷,也讓繆應江以及其他志愿者明白了“活著”的含義。
“老人們問我們下次來是什么時候,我們不敢輕易許諾?!?/p>
2008年,14歲的繆應江被查出肌肉萎縮,醫生告訴他可能活不過20歲。從初中開始,他每天都自己背著“藥罐罐”去學校,多年來一邊上學、一邊治病。一路走來,他深知與病魔作斗爭的痛苦和無奈,期間也接受過很多人的幫助,因此他也更加希望能夠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上火山康復村建于上世紀50年代,這里最多時曾有200多名麻風病康復者。目前,村子里只剩下11位老人,他們的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
2015年國慶,經過一天火車、汽車、步行的輾轉,繆應江帶領著6人志愿團隊來到上火山康復村?!耙郧皬膩頉]有大學生團隊來過這里,我們的到來讓沉寂了多年的小院一下子熱鬧了起來?!笨姂貞浀谝淮蝸淼缴匣鹕娇祻痛鍟r的情景。
老人們邁著蹣跚的步伐從各個房間走出來,把平日里他們舍不得用的電爐,舍不得吃的雞蛋、核桃,都塞到了志愿者手里?!澳且淮挝覀儊砹艘恢?,幫他們干農活、陪他們聊天?!?/p>
而一周之后,志愿者們卻選擇在清晨5點半悄悄下山?!耙驗槲覀儾幌朊鎸﹄x別?!笨姂f,每當老人問起他們“下一次什么時候來”時,他們也不敢輕易許諾,萬一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履行諾言,會讓老人們失望,這種小心翼翼的背后又何嘗不是一種心疼。
志愿者送老人回到自己的屋里。丁凝攝
“助人自助,他們教會了我們怎么去生活。”
麻風康復村為上世紀50年代麻風病隔離的產物,如今生活在康復村的多半為老人,因為曾經患過麻風病,他們大都身帶殘疾,沒有親人。
“我們第一次到村里,看到一位老人沒有手掌和腳掌,扛著一捆豬草用膝蓋從我們面前走過,我們愣住了。”繆應江說。
這位老人就是王叔,他十多歲就來到康復村,五十多年過去了,至今仍孤身一人。由于患病,王叔失去了雙手和雙足。但是他仍然自己種地、養豬、養雞,甚至釣魚,仿佛沒有什么可以難倒他。
像王叔這樣自立的老人在康復村里還有很多,他們拖著殘缺的身體種地、養殖,頑強地活著。盡管也有很多人把“堅強”“勇敢”這些詞冠以繆應江,但這個23歲的年輕人在看到王叔以后,頓時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在我的人生當中,也經歷了很多挫折和困難,但看到王叔,我才明白了什么叫做‘活著’。堅強、勇敢,這些詞都太輕?!笨姂f,“與其說是我們志愿者幫助了他們,不如說是他們教會了我們怎么去生活。”
王叔很細心,他記得每一個來上火山康復村的志愿者的名字,甚至記得哪個志愿者說過哪句話。原來他有一本記事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每一個來過這里的年輕人的名字、電話?!拔覀儠3=o王叔打電話,他想我們的時候也會給我們打電話?!笨姂f。
“老人消失的速度可能比我們獻愛心的速度還要快,想到這個我就很著急?!?/p>
云南省曾是全國麻風病流行較嚴重的省份之一,全省129個縣都曾有麻風病流行。經過60多年的努力,麻風病逐步進入可防、可治階段。
截至2016年底,云南省累計發現、治療麻風病患者5萬多例,患病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0.13/萬。全省高、中流行縣分別由1980年的25個、83個減少為“零”,已有85個縣、市、區達到國家消除麻風病危害標準。
自2015年以來,繆應江和志愿者團隊利用周末、節假日的時間,多次深入到云南現存的10多個麻風病康復村做公益。
2016年,他們來到大理巍山縣的阿朵地康復村??祻痛宓睦先硕拣B貓,因此村子里就是13位老人和13只貓。一年后,有志愿者告訴繆應江,阿朵地康復村里的4位老人走了,現在剩下9位老人和13只貓。
得知消息的繆應江一時間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惆悵,“這樣的變化好像在提醒我們,老人消失的速度可能比我們獻愛心的速度還要快。我很著急,做公益這件事很長遠,但留給康復村老人的時間不多了?!?/p>
上火山康復村的老人們。丁凝 攝
“近些年康復村與外界的隔閡慢慢消融,這是我們最欣慰的?!?/p>
每次從康復村回到學校,繆應江都會整理大量的文字、照片、視頻資料。他把在康復村的所見所聞都放到了自己的社交平臺上,也通過演講把這些深山里的故事告訴了更多人。
通過志愿者們的努力,外界對麻風病康復者的歧視有了很大轉變,康復村與外界的隔閡正在慢慢消融。兩年多來,先后有100多位志愿者跟隨著繆應江的腳步來到上火山村,為老人們帶來物資、陪伴?!澳茉谒麄兺砟甑臅r候給他們這樣一種安慰,就算吃苦受累也值了?!笨姂f。
今年繆應江已經大四,馬上面臨著畢業。當被問到畢業后是否還會繼續做公益時,他說他早就把公益當成了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或許他不會成為一個職業的公益人,但是公益這件事他會一直做下去。他說:“把愛裝在心里,到哪兒都可以做公益?!保ㄍ辏ǘ∧?/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