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兵心連黨心,哨位連北京。
為充分展示十九大精神進軍營涌現的新實踐、新舉措、新風采。近日,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在中央網信辦和軍委政治工作部網絡輿論局有力指導支持下,組織策劃了“我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網絡面對面”系列采訪宣傳活動,20余家中央主流網媒和商業網站的編輯記者,來到東海之濱,跋涉西部天山,登上南海三沙,走進神州北極,踏上中原鄭州,深入武警部隊位于祖國東西南北中5個具有地標特點的執勤哨位,切身感受武警官兵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火熱場景,現場聆聽武警官兵在哨位上向黨報告的錚錚誓言!
敬請關注,感謝點贊。

官兵以雪洗身
光明網記者邱曉琴
北緯53°,祖國版圖的“金雞之冠”,冬季最冷-54.5℃,潑水可成冰,這里就是漠河,1983年,武警大興安嶺地區支隊漠河縣中隊就在這里駐守,他們秉承“奉獻高寒邊疆,建功神州北極”的隊魂,甘愿做那傲然挺立的一排排樟子松。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新時代武警部隊建設發展指明了方向。作為武警部隊最北哨位,漠河縣中隊在祖國的北極點上以十九大報告的精神為引領駐守北極,奉獻青春,踐行著作為新時代武警官兵的忠誠與堅守。
脊梁御冰雪,寒冬練兵忙
“滾滾黑龍江,奔流向前方;巍巍興安嶺,身披北極光;千里邊防線,無垠寒地廣;鋼槍緊握意志堅,管他雨雪霜!……”(摘自《北極衛士之歌》)
當前,漠河低溫已達-31℃,寒風刺骨,冰天雪地。
每一年的冬天,漠河縣中隊都會組織全體官兵進行極限抗寒訓練,上陣。在野外訓練場,記者有幸觀摩了這一震撼場景。
首先,官兵以雪洗身。一聲令下,官兵快速脫光上衣,露出血肉之軀,之后,捧起冰雪向胸膛、雙臂潑灑、揉搓,隨后,狼一般的吼叫噴薄而出,一股股熱氣蒸騰而起。
據介紹,以雪洗身,可以盡快融入自然環境,適應寒冷天氣,防止凍傷發生,以更好的狀態投入到訓練中。

利用輪胎進行極寒訓練
隨后,官兵們先后展示了擒敵拳等耐寒訓練動作及摔擒動作。在極限體能訓練中,原木、彈藥箱、輪胎等成了訓練工具:抓住彈藥箱練臂力,抱著原木練仰臥起坐,拖著輪胎練接力跑……
訓練時,官兵們還攜帶著重2.5kg的防彈頭盔和重3.5kg的防彈背心,訓練的高強度可想而知。
副中隊長邱發遠是個山東漢子,他談到,這些看似很基礎的科目,在挑戰體能極限過程中全面提升了大家的綜合作戰能力,為執行多樣化任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習主席說,軍隊是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我把這句話作為激勵成長的座右銘,我會苦練打仗技能,做到首戰用我,用我必勝。”他語氣堅定。
極寒訓練也有樂趣,趣味蹲起就是一項,類似于蘿卜蹲,與其不同的是,官兵們要輪胎套頭,負重蹲起。
課目下達后,大家以班為單位開始了較量。“一班蹲來二班蹲”“二班蹲來三班蹲”……大家樂在其中,感受著苦訓后的歡愉。

中隊的神槍手鐘巖
在極寒條件下,大家錘煉著鋼筋鐵骨,精武強能,只為奉獻高寒邊疆,建功神州北極。
“武藝練不精,不算漠河兵。”鐘巖話語不多,眼神銳利,是中隊的神槍手,被稱為“龍江第一槍”。
“面對極偏、極寒、極苦的艱苦環境,我們立足能打仗打勝仗,勇于挑戰嚴寒,錘煉鋼筋鐵骨,磨礪堅強意志,激發血性虎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鐘巖道出了中隊官兵的誓言。

用樺樹制作的對聯
兵心連黨心,北極連北京
“走中國特色強軍路 萬里長城更堅固/強軍興軍新征程不負重托勇擔當/退役軍人的權益有保障/軍人的職業社會都崇尚/軍隊要準備來打仗/戰斗力標準不能忘……”(摘自快板表演《贊頌十九大》)
口袋書、手繪板報、樺樹皮版畫、系列漫畫、文藝表演……在漠河中隊,官兵通過多種形式解讀、贊頌黨的十九大。
樺樹對聯“北極衛士鑄忠誠”,勾勒出官兵高寒戍邊的堅毅;學習十九大精神漫畫展,是90后士兵的全新表達;說唱Rap《砥礪奮進的中國精神》,將砥礪奮進的中國娓娓道來……
上等兵劉簫道出學習心得:準備打仗是我們的職責使命,也是我們應盡的義務,“作為祖國北疆上的一名戰士,我一定會苦練殺敵本領,為實現強軍興軍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隊指導員李季航與大家合唱《北極衛士之歌》
在學習十九大報告時,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讓士官張旭偉十分自豪。
“黨的十九大之后,各大車站機場軍人候車區、軍人通道、軍人窗口被一一落實,充分反映出國家和人民對軍人的尊崇。我一定會把人民對我們的尊崇當做前進的動力,在祖國的北極點上當好北極衛士,守好祖國的北大門。”

士兵用樺樹皮制作黨的十九大報告主題版畫
漠河,有著大片大片的白樺林,用樺樹皮制作的版畫成為漠河中隊學習十九大報告的一大特色。士官趙云鵬講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版畫的創作初衷。
“距離雖遠,但忠誠在心。作為一名武警戰士,我們必須始終同黨中央、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積極用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獻身強軍事業,守衛好祖國的北方,做讓黨和人民、習主席放心的好戰士。”
漠河縣中隊官兵用自己的方式積極學習、貫徹落實著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武警部隊的殷切希望。
在軍營前矗立著一個“兵心連黨心北極連北京”的巨型展板,一幅中國地圖上貼滿了紅心,紅心上書寫著官兵感言。“我們一定要把習主席的話語作為強軍引領,重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軍人血性,實現黨在新時期的強軍目標。”士兵尹航寫道。

凌晨3時許,官兵低溫下巡邏
冰雪訴情腸,軍民魚水情
漠河中隊自組建以來,一茬茬官兵以年復一年的無私奉獻,在祖國的北極點上建設出全面過硬的標兵中隊。在這里,他們不僅有忠誠堅守,也有兒女情長,魚水情深。
中隊指導員李季航陽光帥氣,被官兵當做工作上的“指路燈”,生活上的“老大哥”。然而,年過而立的他雖談過四個對象,但仍孑然一身。因為面對女方關于轉業的詢問,他總說實在放不下中隊。
“在這里,我帶領兄弟們為祖國的北極守護國門,為小鎮的人民站哨上崗,我感覺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沒有辜負領導和官兵的期望。”李季航對自己說:“自己選的路要堅定的走下去,就算一輩子單身,也不要后悔。祖國北極見證,漫天飄落的雪花就是我的新娘”。
官兵選擇漠河,就選擇了高寒與寂寞;女人選擇成為軍嫂,就選擇了默默忍受與聚少離多。
周婷婷,山東平邑人,中隊司務長唐守龍的妻子,是一名“擁軍愛警好軍嫂”。由于丈夫一年到頭難得回一次家,結婚7年來,無論是孩子生病還是公婆住院,基本都是她自己扛過來的。為不影響丈夫工作,她很少給丈夫打電話訴苦,報喜不報憂。
時值冬日,下午4點多,漠河的黑夜已早早來臨。11月6日傍晚,周婷婷與丈夫唐守龍在戰友的陪伴下進行了一次久違的視頻通話,訴說了自己的心聲。
“我畢竟是個女人,有些時候真的需要一個堅強的臂膀來依靠。守龍,那些時候我真的很想你。”當周婷婷說出這些話,視頻這端的唐守龍眼眶濕潤。
周婷婷介紹,當她被親朋問到“當軍嫂幸福嗎?”,她每次都回答幸福,因為她始終能感覺到丈夫帶給她的那一份安全感,還有那一份滿滿的責任感。“守龍在漠河守好祖國北極這個的‘大家’,我在老家守護好我們的‘小家’,這對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漠河中隊榮譽室
在漠河中隊,守望與堅守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忠誠奉獻、艱苦創業、能打勝仗、團結奮進,布滿榮譽室的獎牌和證書就是見證。
據介紹,中隊自組建以來涌現出撲火英雄杜忠武,優秀帶兵干部白克力、優秀共產黨員的溫鵬、“十佳優秀干部”伍逢成等先進典型;涌現出“標兵教練員”邱發遠、特等射手鐘巖等20余名訓練尖兵……
新的號角已經吹響,漠河中隊官兵立下誓言:“北極衛士”必將不辱使命,以“站好北極第一崗、建功北極第一隊”的實際行動,守好祖國北大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