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沃土 服務人民群眾
2017-11-28 18:08:55??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扎根生活沃土 服務人民群眾 ——文藝工作者熱議習近平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 人民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人民。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的回信,在文藝工作者中激起強烈反響。近日,中國文藝志愿服務中心、中國文聯文藝志愿者協會組織一批文藝家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大家提到最多的三個詞是“激動”“感動”和“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對文藝工作者的殷切關懷讓他們激動;烏蘭牧騎幾十年如一日服務牧民群眾的精神讓他們感動;在新時代,他們決心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把總書記的關懷勉勵作為動力,學習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 “走入生活、貼近人民,是藝術創作的基本態度。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文聯成立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中心、中國文藝志愿者協會,推動文藝志愿服務制度化,全國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國文聯文藝志愿者協會副主席、歌唱家殷秀梅說,“在把美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的同時,我也從人民群眾火熱的生活中獲得了素材、激發了創作靈感。”殷秀梅表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要向烏蘭牧騎學習,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創作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越是邊遠地區的群眾,越需要文藝工作者為他們送去歡樂和文化,越需要文藝作品來傳播黨的聲音和關懷。”影視演員林永健說,“演員不能總在熒屏里晃,要到老百姓身邊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真正創作出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住的優秀作品。” “以天為幕布,以地為舞臺”,青年舞蹈演員李德戈景就是從烏蘭牧騎這個舞臺走出來的舞者。“牧民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提供了最鮮活的素材。牧民們放羊、策馬奔騰的動作,他們隨意哼唱的民歌,跳舞時發力的方式,給我很多啟發。這些是學院里和教科書上所沒有的。”如今,李德戈景經常帶自己的師弟師妹回到草原,讓他們了解舞蹈的來源。“民族民間舞蹈更是植根于人民之中。”舞蹈家王小燕表示,民族民間舞工作者要向人民拜師,弘揚文藝志愿服務精神,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根。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烏蘭牧騎隊員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這讓二人臺表演藝術家武利平這位烏蘭牧騎老隊員非常激動。他11歲就加入了烏蘭牧騎。烏蘭牧騎的優秀傳統和隊員的“一專多能”讓他受益至今。當年,隊員們經常到老鄉家里同吃同住同勞動。老鄉的院子不干凈不能走,老鄉家的水缸不滿不能走,賬目不清不能走。“在新時代,我們不一定要住在百姓家里,但是文藝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變。‘一專多能’的優秀傳統不能丟。”他說。如今,院團里演員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一專多能型的演員十分稀缺。我們需要建立培養全能型演員的機制,保持紅色文藝輕騎兵的本色。 “烏蘭牧騎60年來扎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啟示。”青年歌手平安說,文藝服務群眾,不能走過場,要有長期性和持續性。今年年初,在中國文聯支持下,平安帶領一支文藝支教團隊奔赴海南臨高、貴州三都、吉林敦化等貧困縣,開展文藝支教活動。他們以兩年為周期,每個月定期到學校進行支教。讓當地留守兒童通過文藝釋放天性,通過與當地老師合作教學,保證了學生美育的連貫性和長期性。 青年演員佟麗婭對烏蘭牧騎隊員感到十分親切。她出生在新疆伊犁,從小就經常目睹身邊長輩去基層慰問演出。“他們去昆侖山,到阿拉山口最深處的哨卡,可能哨卡只有兩位戰士,但他們也像烏蘭牧騎隊員一樣,以最好的狀態為他們演出。”成為舞蹈演員和影視演員后,慰問演出也成為她的日常活動。今年7月,佟麗婭隨中國文聯文藝志愿服務團去祖國最南端的三沙慰問演出。“我仿佛又回到了以前下基層演出的時光。當我跳起頂碗舞時,內心充滿力量,我知道,那是因為我在人民之中。” “總書記給烏蘭牧騎隊員的回信,極大鼓舞了內蒙古文藝工作者的士氣。”內蒙古阿拉善盟文聯主席馬英說。阿拉善盟在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沙漠以及大片的荒漠戈壁占大部分區域,農牧民居住分散。他介紹,各級烏蘭牧騎隊員和文藝工作者頂著烈日狂風、冒著嚴寒酷暑,為沙漠深處的農牧民送去精神食糧和黨的關懷。“我們將把總書記的關懷作為動力,一如既往地保持烏蘭牧騎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的光榮傳統,為打造祖國北疆的亮麗風景線奉獻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 郭超) 《光明日報》( 2017年11月28日 04版) |
相關閱讀:
- [ 11-23]周哲文金石書法藝術展亮相榕城 免費對公眾開放
- [ 11-22]十九大精神宣講文藝巡演走進倉山
- [ 11-17]福建將全面啟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文藝巡演活動
- [ 11-17]福州市文藝界舉辦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文藝演出
- [ 10-18]2018年度福建文藝發展專項資金資助項目公示
- [ 10-16]福建省第八屆百花文藝獎獲獎作品揭曉
- [ 10-15]文藝專家走進倉山城門鎮厚峰村 表演書畫歌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