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在歐亞建成36個境外合作區 覆蓋加工農業資源等多領域 境外合作園區成中企走出去“孵化器” 《經濟參考報》記者21日從“2017亞信及有關國家經貿園區建設與發展論壇”上獲悉,目前我國已在歐亞建成36個初具規模的境外合作園區,覆蓋加工制造、農業種植、資源能源等多個領域,境外合作園區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在海外落地生根的重要“孵化器”。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會長、亞信實業家委員會主席張鈺晶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國際產能合作的加速推進,中國經濟將進一步融入全球。作為“共建、共商、共享”的開放包容平臺,“一帶一路”倡議必將促進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將更為有效對接,中國發展成果將惠及世界,實現共同繁榮。國際產能合作將帶動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在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實現資本輸出與產能合作。 以“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標志,中國企業“走出去”規模不斷擴大,成績舉世矚目。在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累計達6600多億美元,年均增長22.3%,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輸出國。中國企業通過對外投資,累計實現境外銷售收入7.2萬億美元。在產能合作方面,中國制造業對外投資累計653.5億美元,在境外成功建設了一批鋼鐵、水泥、有色金屬、汽車、機械、紡織、化工等生產基地。 “作為產能合作的平臺與載體,各類境外經貿合作園區為中國企業有效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優惠的政策、適宜的環境和高質量的服務,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優先選擇,投資聚集效應和產業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成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要載體和平臺。”張鈺晶指出。 “近年來,經貿園區作為企業集群式發展和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為中國與亞信各國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發揮了積極帶動作用。”商務部歐亞司商務參贊劉雪松表示,截至目前,中方在歐亞地區共建成36個初具規模的境外經貿合作區,涉及加工制造、農業種植、資源能源等多個領域,為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近年來,尤其是近兩年‘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倡議提出之后,我們感覺到園區發展非常快,中資企業入園的步伐大大加快。”尼日利亞萊基自由貿易區董事賴四清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萊基自貿區位于尼日利亞拉各斯州東南部的萊基半島,是尼日利亞發展最快的新區。按照尼日利亞的規定,入駐該自貿區的企業可以享受全面免稅、外匯投資資本可隨時撤出、外商投資所得利潤紅利可以自由匯出等“最優惠”的政策。 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專員張鑫洋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為國家級境外經濟合作區,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投資埃及的最佳平臺。 不過,也有些境外園區并不是工業園的模式,比如位于匈牙利的中歐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就是憑借豐富的商貿資源和海外倉等物流設施,立足成為中國企業打開歐洲門戶的鑰匙。該園區負責人田紅兵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歐洲成本高,所以不適合做工業園。目前商貿物流合作園區內有156家注冊企業。“對于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而言,物流配套往往是個難題,園區則具備優勢將海運同海鐵聯運、中歐班列等結合起來,形成有機結合的物流大通道。” |
相關閱讀:
- [ 11-21]境內外旅行商奔赴福州重點景區踩線 業界冀合作共贏
- [ 11-21]海絲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周在晉江啟動
- [ 11-21]嵐谷鄉舉行精準扶貧“貧困母親幫扶計劃”項目合作簽約儀式
- [ 11-21]習近平致首屆絲綢之路沿線民間組織合作網絡論壇賀信(全文)
- [ 11-21]聚同業 易共贏 民生銀行發布同業業務品牌“同業e+” 同時啟動結構化金融合作交流平臺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