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0日電 據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甘肅省檢察機關經審查,共批準逮捕祁連山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8件16人。最高人民檢察院偵查監督廳日前派出督導調研組赴甘肅省對祁連山系列環境污染案進行督導調研,提出具體督導意見。 祁連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國家早在1988年就批準設立了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因礦藏、水資源富集,近年來,祁連山局部生態遭到人為破壞。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督導組在調研中發現,近年來,甘肅省檢察機關積極履行檢察職能,在服務和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方面做了大量扎實工作。特別是在今年1月16日央視曝光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之后,甘肅省檢察院及時下發了《甘肅省檢察機關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服務和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多次派出工作組,深入張掖、酒泉、金昌、武威等地保護區實地督導,采取有力監督措施,取得一定辦案實效。據統計,今年1月至10月,甘肅省檢察機關經審查,共批準逮捕祁連山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8件16人;建議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23件30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14件15人。與此同時,甘肅省檢察機關偵監部門在服務和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共向民行部門移交公益訴訟案件線索13件,向反貪反瀆部門移交職務犯罪案件線索13件。 該負責人指出,在服務和保障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甘肅省檢察機關快速反應、積極履職,取得了較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但是在此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困難,比如監督缺少剛性,刑事犯罪線索發現較少;“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作用發揮不夠充分;當地農業開發與環境資源保護存在矛盾等。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最高檢督導組建議,祁連山保護區的檢察機關應以轄區為單位,對祁連山生態環境資源進行地毯式搜索,由上級院加強工作指導,摸排立案監督線索,及時移送公益訴訟線索,深挖生態環境問題背后的職務犯罪線索,特別是對中辦、國辦通報反映的問題、中央第七環保督察組指出的、央視曝光的生態環境問題要件件有著落。同時,應向當地黨委政府“借力”,積極爭取支持,加大與行政執法機關負責人的溝通協調力度,提升全省“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應用水平。而針對部分群眾為了利益而毀林的情況,要加強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開展主題宣傳活動,適時曝光典型案例,提高群眾環保意識,對于達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濫伐、盜伐林木等犯罪行為,依法嚴懲,形成震懾效果。 |
相關閱讀:
- [ 11-16]順昌縣全面推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 [ 11-06]泉州石獅在重點企業推動環境污染責任險投保工作
- [ 11-06]石獅在重點企業推動環境污染責任險投保工作
- [ 09-21]給企業上一份“綠色保險” 建陽區9家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