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成就大國工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對張德勇來說,“偏安”嘉陵的20多年一樣不枉此生。 19歲入行,20歲開始獨立承擔項目,27歲拿到技師資格,32歲破格成為高級技師,33歲開始傳幫帶……期間,離開的前輩和老師想帶他走,外面的公司想高薪聘請他,就連自己帶過的徒弟也有被挖走的,但是他沒有離開。作為核心骨干,張德勇沉得下心,沉得住氣,每一個榮譽的背后,都是他日日夜夜攻克的一個又一個難關。 (攝影 張莉) 國內的技術空白,他填補過。1997年,成立了以張德勇牽頭的技術攻關小組,研究摩托車連桿大孔精鏜專用機的制造。僅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嘉陵工業第一臺摩托車連桿大孔精鏜專用機的制造,填補了我國在摩托車連桿大孔精鏜加工專用機方面的技術空白,與日本進口同類機型相比,節約價值200多萬元。 別人不敢碰的高危項目,他主動挑起大梁。2005年,中核集團一個檢測核反應堆里核燃料組件的高精密檢測專用設備改造項目頗為棘手。該項目不僅對設備機械部分的基本技術要求很高,機頭的重復定位精度達到0.005mm,而且還有很高的危險性,若產生誤檢或錯檢,后果不堪設想。張德勇主動承接了這項改造任務。通過查找大量資料,認真分析技術要點,僅用了半個月,就獨立完成了500余個零部件的安裝。最終,各項技術指標甚至超過西德設備技術驗收標準。 參與077項目海外援建項目,他為嘉陵工業創匯100萬美元。2006年,嘉陵工業援建某國軍工廠A、B、C三個彈種共6個型號的生產線。在這個項目中,張德勇承接的是該項目250多臺套中最關鍵、難度系數最大的設備。凸輪定位是該設備一個最大的難點,每個動作之間甚至0.5秒的誤差都有可能導致停機或意外傷亡。在國外工作的半年多時間里,張德勇解決了成百上千個的生產設備問題,也付出了一萬多個工時的定額,相當于一年做了三年的工作。 鉗工車間不是流水線,鉗工技師不是“搬運工”,他們更多的工作是創造和創新。在嘉陵工業的新品研制項目中,張德勇牽頭保質、保量、保進度地完成了X11雪橇車和全地域兩棲偵察車X05的各種工裝和整車的試制任務。特別是“礪劍2013”全軍軍事演習中,張德勇圓滿完成了X05武器上裝和演習技術保障任務,獲得全軍的高度評價和表揚。 他帶領的設備班組連續四次被集團公司授予“五星級班組”稱號,并獲得了“重慶市十佳技能提升班組”稱號。2015年張德勇工作室在他的帶領下,先后完成了公司的X07、X15等試制任務,被公司授予2015年度突出貢獻獎。 作為兵裝第四批技能帶頭人,張德勇除了不斷加強自己的技術水平,還負責公司員工培訓,以及職業技能鑒定題庫的編制和技能鑒定工作以及兵裝集團高級技師評審工作等。由他指導的多名鉗工能手多次奪得重慶市鉗工技能大賽的冠亞軍。他還放棄業余休息時間到兄弟企業和院校講授專業知識和傳授技能,為振興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是熱愛成就了大國工匠。(央視網 張莉) |
相關閱讀:
- [ 11-15]【中國夢·大國工匠篇】鉗工張德勇:最在乎在崗位上創造的價值
- [ 11-15]市老教授協會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為實現中國夢獻智出力
- [ 11-14]中國夢微電影|寫給媽媽的日記
- [ 11-14]【中國夢·踐行者】中國夢推動青年投身創業大潮
- [ 11-14][中國夢實踐者]姚期智:永遠站在學術第一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