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新聞分析:美國研制機載激光武器前路艱難 新華社記者劉陽 劉莉莉 近日,美國空軍和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訂一項價值2630萬美元的合同,委托后者開發搭載在戰斗機上的高能激光武器,要求最遲2021年進入實測階段。 近年來,美軍十分重視激光武器的研發,但依然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激光武器對目標的鎖定、在有限空間的散熱能力等。分析人士認為,與陸軍和海軍相比,空軍裝備激光武器更為艱難。 先做地面測試 美國國防部并未公布這份合同的內容,但根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公布的消息,研發機載高能激光武器是美國空軍研究所“自衛高能激光演示器(激光盾”)項目的一部分,是“自衛型”空中激光武器系統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激光武器高級研究員勞勃·阿夫扎爾表示:“我們已經展示在地面使用激光武器應對威脅的能力,期待未來‘激光盾’的空中測試部分。” 據介紹,“激光盾”項目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引導激光裝置、激光武器架設座以及核心的高能激光發射裝置。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將按照軍方提供的各種參數,開發一部緊湊高效的激光發射裝置。 “今年早些時候,我們將一部60千瓦級的激光武器安裝在一輛陸軍車輛上。將激光武器安置在更小的空中測試平臺上是一個全新的挑戰。‘激光盾’項目是可行的,可以生產、測試并安裝在飛行器、車輛和艦船上。”阿夫扎爾說。 美軍大力發展 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介紹,美國開發激光武器已有40多年的歷史。以目前水平,激光武器可以在1英里(1.6公里)外摧毀小型導彈、炮彈、火箭彈、無人機、小型攻擊艇、輕型戰車等。此前該公司還測試過10千瓦和30千瓦級的激光武器。 與傳統武器相比,激光武器具有快速、精確、不受電磁干擾、效費比高等獨特優勢,被視為“改變作戰規則”的未來武器,其軍事應用價值一直備受軍事大國的青睞和重視。美國海陸空三軍均有自己的激光武器研制計劃。 近年來,美國軍方已經測試了激光武器在地面車輛、水面艦艇以及波音747等大型飛行器上的表現。據報道,五角大樓近期和軍工企業通用原子能公司簽署一份價值900萬美元的合同,委托后者研發可以安置在無人機上的激光武器。 空軍進展最艱難 激光武器主要靠擊穿裝甲、燒壞核心部件以摧毀目標,但根據裝甲材料不同,燒穿時間也長短不一,需要激光武器對目標鎖定一段時間,這是難點之一。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另一難點在于如何在有限空間內保證激光武器的良好散熱,以及在戰斗機機動時能夠持續鎖定目標。 資深軍事評論員宋濤認為,在美軍研發激光武器的過程中,海軍和陸軍的研發進展相對比較順利,主要是因為這兩個軍種對于武器的重量和尺寸容忍度較高。“對海軍和陸軍來說,只要威力、精度、成本能夠滿足需求,大一點、重一點不是問題,反正無論地面車輛還是海上的艦艇都有足夠的空間來容納。” 但相比而言,空軍的進展最為艱難,卻也最為迫切。宋濤介紹說,隨著技術的進步,激光的發生設備與導向設備的體積和重量比誕生之初已經明顯縮小,但儲能和轉化設備卻一直是瓶頸,而且大功率激光器的小型化程度仍然不理想。 |
相關閱讀:
- [ 08-14]烏軍方稱東部一天交火56次 民間武裝使用激光武器
- [ 12-27]俄專家稱美軍激光武器優勢很小 中俄應聯手研制
- [ 12-13]美海軍炫耀激光武器試射 成本低廉讓戰爭更容易
- [ 03-02]美軍試驗激光武器 將成傳統導彈終結者
- [ 02-07]美國軍方尋求使用激光武器防衛戰斗機后端攻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