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對城鎮化的新要求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在論壇致辭時指出,新時代對新型城鎮化提出了新要求: 一要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暢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通道; 二要構建大中小城市格局協調發展格局,以都市圈、交通圈為“抓手”,通過三四線城市與中心城市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社會事業共建共享,提高三四線城市對人口的吸引力,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壓力,規范引導特色小鎮建設,發揮特色小鎮、小城鎮在創新創業、連接城鄉方面的積極作用,防止一擁而上,盲目建設; 三要探索建立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暢通成鄉間要素流動渠道,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四要深化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繼續圍繞新型城鎮化的重點、難點問題,尤其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的關鍵領域和主要途徑,鼓勵試點地區加快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農民工變市民需改革保駕 出席論壇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提出,要用系列改革,為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保駕護航: 第一,戶籍制度改革,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幾個特大城市實行積分落戶制以外,其它城市都應放開戶籍限制。第一步是實現居住證制度全國覆蓋,然后鼓勵是各地根據實際承載能力,對居住證持有者擴大公共服務供給。 第二,土地制度改革,加強城鎮化要素的流動、重新配置。 第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讓教育、醫療、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務逐步覆蓋到外來的農業轉移人口。 第四,住房制度改革,實行租購同權,把公租房覆蓋范圍逐步擴大到非戶籍人口。 此外,還要配套進行財政體制改革,形成有效的轉移支付和成本分擔機制;進行金融體制改革,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產品;進行城鎮管理體制改革,使一些特大型鎮享有縣級的管理權限等。 論壇期間,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與美國Delos公司舉行合作簽約儀式。美國Delos公司將向清華大學基金會捐贈500萬美元,資助清華大學中國新型城鎮化研究院開展健康城市研究。 第二屆中國新型城鎮化理論·政策·實踐論壇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新型城鎮化建設”為主題,旨在釋讀十九大會議對中國城鎮化工作的戰略安排,探討城鎮化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的最新研究進展。會議吸引了400多位來自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代表,以及多個省市地區從事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的政府部門的代表參會。 |
相關閱讀:
- [ 11-10]烏龍山農業觀光園:打造多元度假勝地
- [ 11-09]延平區農業局:召開2017年度秋冬農業生產及重點農業工作會議
- [ 11-08]邵武市農業局為現代農業產業出謀劃策
- [ 11-08]南平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羅志堅到政和調研現代光伏農業
- [ 11-08]推動農業產業化“換擋提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