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柏林10月30日電 財經觀察:英國“脫歐”對德國經濟影響幾何 新華社記者 喬繼紅 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進行了五輪仍未有實質進展。對于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來說,英國“脫歐”究竟意味著什么?更多是風險還是機遇? “硬脫歐”風險日增 目前,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陷入僵局,雙方在英國應繳納的“分手費”、公民權利和愛爾蘭與英國邊界等核心議題上僵持不下。歐盟堅持,如果這些核心問題不解決,就不能啟動下一階段的雙邊貿易談判。僵局不破,“脫歐”過渡時間就可能長于英國要求的2年。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日前表示,歐盟給英國三個選項:達成協議“脫歐”,不達成協議“硬脫歐”和“不脫歐”。 目前來看,這三個選項中,“硬脫歐”的風險與日俱增。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負責歐盟事務的高級經理奧利弗·德內甚至說,“硬脫歐”已成定局,差別只在于程度不同。 德國工業聯合會總經理約阿希姆·朗也警告本國企業,應及早對最糟的“硬脫歐”情況做預案。 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預測,如果出現“硬脫歐”,那可能出現的變化有:英國重新引入關稅和非關稅壁壘,英國失去歐盟單一市場的準入權,英歐之間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等要素不再自由流動等。這些都將導致企業經營成本上升,競爭力大受削弱。 德國出口或遭重創 英國“脫歐”首先打擊的是德國出口。 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的數據,德國出口的7.1%流向英國,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占31.3%,機械占11.1%。 目前德國國內75萬個就業崗位依賴對英出口。去年,德國對英國出口下降3.5%,在英國“脫歐”公投后的下半年下滑尤為明顯。 有數據顯示,德國出口汽車的五分之一銷往英國。德勤的一項調查顯示,如果出現“硬脫歐”,即英國脫離歐盟內部市場,德國汽車制造商將會損失約20%的銷售額,1.8萬個工作崗位岌岌可危。 除了出口受損,在英投資的德國企業也將面臨成本上升、市場準入新規等問題,加之可能出現的英鎊下跌,價值鏈受損,銷售額下滑,在英國經營勢必遭受打擊。 數據顯示,2015年德國在英直接投資額為1213億歐元。目前,德國在英企業共有2500家,創造就業42萬個,約占英國總就業的約1%,行業主要集中在汽車及其零部件、機械制造、電氣和化工等。 法蘭克福地位有望上升 英國“脫歐”給德國帶來的也不全是壞消息。英國若因“脫歐”失去歐盟金融市場準入,倫敦作為歐洲乃至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勢必受到影響,一些依托倫敦的國際金融機構考慮將他們的運營機構轉移到歐盟市場內的城市,其中德國金融城市法蘭克福正獲得國際金融機構青睞。 據法蘭克福金融協會統計,目前已有包括摩根士丹利、花旗在內的15家國際銀行表示要將業務從倫敦轉移至法蘭克福,預計將為法蘭克福帶來約1萬個工作崗位。 法蘭克福金融協會表示,相比于巴黎、都柏林等歐洲其他熱門城市,法蘭克福有獨特優勢。首先,德國擁有3A主權信用評級,這對金融機構意味著更低的融資成本;其次,德國是歐洲最大經濟體,金融機構業務空間大;第三,歐洲中央銀行位于法蘭克福,金融機構能更容易了解監管動向。 另外,法蘭克福經濟促進局局長奧利弗·施韋貝爾認為,法蘭克福區位優勢明顯,依托的是巨大的歐盟市場,這對很多金融機構具有很大吸引力。 但他同時指出,倫敦不可復制,其金融地位也無法撼動,未來法蘭克福與倫敦的交流合作將繼續加強。 大量金融機構入駐也給德國帶來一定挑戰。德意志聯邦銀行(央行)行長魏德曼說,大型金融機構來到法蘭克福,對金融監管提出挑戰。因為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的資產負債表不僅規模龐大,構成也非常復雜。德國央行和歐洲中央銀行要想保證歐元市場正常運行,并保證足夠的歐元流動性,就必須加強監管。 |
相關閱讀:
- [ 10-30]英國脫歐談判受阻 比利時出招欲搶倫敦生意
- [ 10-27]“脫歐”如何收場?歐盟讓英國“三選一”
- [ 10-27]英議員要求脫歐前就最終脫歐協議進行有效投票
- [ 10-26]歐盟或提議英首相縮短脫歐后過渡期時間
- [ 10-25]倫敦市長:若脫歐協議遭議會否決 可再次公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