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稱,目前正有越來越多的西班牙華人后代前往中國尋找機遇,他們出生在西班牙,父母都是華人,盡管擁有亞洲人的面孔,但無論從自我感覺還是事實上他們都是徹徹底底的西班牙人,吸引他們的并不是情感上的因素,而是工作原因。 據埃菲社10月29日報道,這些西班牙華人二代們逆著父母上世紀末的腳步,前往一片自己并沒有多少歸屬感的土地尋找機遇,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了一個強大的經濟體,而在他們的父母離開時,那里遠沒有這么繁榮。 “和他們的父母當時來西班牙的原因一樣,這些華人二代們去中國也是為了實現一個更好的未來,他們將中國視作一個可以使其在專業領域大有可為的地方。”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翻譯和跨文化研究博士伊雷妮·馬斯德烏表示。 報道稱,這位人類學專家致力于研究這一現象,他采訪了幾十位西班牙華人的后代,他們生長在西班牙,社會關系也都在這里,但如今卻身在中國發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年輕人都不是因為情感上的因素而決定前往中國的,更談不上“回歸”,因為他們并不是移民到西班牙的,而是“土生土長”的西班牙人。 馬斯德烏指出,這些年輕人與那些因經濟危機離開西班牙前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尋找更好就業機會的西班牙年輕人并無二致。 27歲的華人二代孫鷗(音)表示:“如果我們能在西班牙找到擁有體面薪水的體面工作,我們當然會選擇生活在西班牙,因為這里顯然能過得更好,我肯定是要回來的。”孫鷗(音)學的是企業管理,目前在上海的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任職。 他表示,工作是他離開西班牙、選擇中國的唯一原因。他的父母在巴塞羅那開著一家中餐館,他直到22歲才在家人的陪伴下第一次前往中國。 他說,那次旅行完全是出于對祖籍青田的“好奇”,位于浙江省東南部的青田是西班牙華人的一大來源地,他們抵達西班牙后大多從事餐飲和零售行業。 “我的朋友們都是西班牙人,我父母每天忙于工作,根本顧不上教我中國文化,因此中國吸引我的的確不是情感因素。”孫鷗(音)表示。 事實上,當他告訴媽媽自己想去中國發展時,媽媽甚至不解地問他:“我們的一切都在這里,你為什么要去中國?” 娜塔莉亞·朱(音)于4年前前往北京學習中文,和他的情況差不多,只不過她的母親對女兒去中國的決定表示支持,“對我媽媽來說,當我告訴她我想去學中文是她一輩子最高興的一個時刻,”她表示,“我媽媽曾試著教我中文,但總是沒時間,我也總是覺得,既然我們在西班牙,干嘛還學中文。就這樣一拖再拖,直到我現在長大了,覺得這是一件積極的事。” 報道稱,很多西班牙華人的后代都不會說普通話,他們中多數都是由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帶大的,老人們平時跟他們說方言,因此他們從未正式學過普通話,更別說寫。 娜塔莉亞·朱畢業于化學專業,目前在一家西班牙石油企業駐上海分公司工作。正如馬斯德烏所說的那樣,這批目前30歲左右的年輕人是第一批受良好教育的華人移民后代,他們必將終結人們對華人只與商店和餐館這兩個行當產生關系的刻板印象。(編譯/韓超) |
相關閱讀:
- [ 10-30]外交部回應西班牙加區宣布“獨立建國”
- [ 10-30]西班牙副首相接管加泰自治區 30萬人游行反對獨立
- [ 10-28]西班牙參議院授權中央政府接管加泰羅尼亞自治區
- [ 10-18]西班牙追究涉嫌“煽動分離”者 最高刑罰或達15年
- [ 10-18]西班牙追究涉嫌“煽動分離”者 最高刑罰或達15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