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中國老年人成“樂活族” 中新社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陳溯) 十一之后再無假期?這句話對中國老年人來說或許并不適用。10月28日是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老人節”。隨著重陽節的臨近,中國老年人成為旅游市場的主力軍,“樂活”成為他們的生活新理念。 “我去年報名參加了歐洲旅行團,意大利、德國、瑞士都很美,今年會去加拿大玩。”家住煙臺泊子村、今年63歲的村民李淑琴告訴中新社記者,淡季的時候價格便宜,去歐洲8000多塊錢(人民幣,下同),去加拿大只要4000多元,李淑琴說,在國外旅游常常會遇到很多中國團,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我們村條件好點的老年人都會去旅游,常常有老人報團去大城市玩。” 隨著重陽節的到來,多家旅游網絡平臺的數據顯示,旅游淡季價格降低,老年人出游迎來高峰。以驢媽媽旅游網平臺為例,重陽節前后兩周,老年人出游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增長約52%。 近年來,中國老年人的生活正悄然發生著巨變,每逢佳節,老人們不再是望眼欲穿“盼孩子”,而是選擇“樂活”。 每到重陽節,家住北京的退休職工、62歲的張振華都會呼朋引伴,或吃飯、或郊游,和老友們快樂聚首。今年,她照例在微信好友群里發布了一條聚會邀請,并很快收到了很多好友的響應:“聚起來啊!好久沒見了。”“咱們幾個去旅游吧!”“今年吃飯該我請客了,你們都不許跟我搶啊!” 智能手機和微信等社交工具的普及讓很多老人找到了消除孤獨的新方法,和朋友聊天、分享心靈雞湯、曬第三代、曬新鮮事,讓他們每天的生活都很充實。 2017年,82歲的方爺爺換了新手機,有了智能手機之后,“老干部”方爺爺也變成了“低頭族”,每天都要玩手機,瀏覽到好新聞還會跟老友一起討論。除了用手機給自己養的花拍照,近日,方爺爺還熱衷于自拍。 如今的中國老人如果被別人稱作“老年人”甚至會有點不開心。61歲的劉洪剛剛從鄭州一家國有企業退休,今年10月份他第一次使用老年乘車卡并被年輕人讓座時,心里五味雜陳,并為此傷心了好多天,“我不覺得自己是老年人,自己的精神頭和樣貌跟前幾年相比沒啥區別。” “不服老”是很多老年人的心聲。如今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甚至比年輕人還精彩。去年,張海燕初中時的校舞蹈隊“重整旗鼓”,年近60歲的她又和六七個女同學重新聚在一起練習跳舞,“跳舞又讓我找到了十幾歲時候的感覺。” 健康的體魄是“樂活”的本錢,近年來,中國老人越來越重視身體健康,城市的健身房里出現越來越多老年人的身影。此外,隨著新農村的建設,路燈、廣場、健身器材等進入鄉村,“日落而息”的傳統農村生活方式已成為過去,在浙江、江蘇等東部省份,很多農村老人每到晚上都會跳起廣場舞。 截至去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經突破2.3億,占總人口的比重達到16.7%。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老年人的規模還將持續擴大,速度還在加快,而且持續的高峰時間比較長。如何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日益受到社會關注。 |
相關閱讀:
- [ 10-27]“返老還童”娛樂盛宴 廈門市萬名老年人重陽節登高望遠
- [ 10-27]福建省領導看望慰問老年人、走訪養老機構
- [ 10-27]“2017重陽節廈門市萬名老年人登山活動”26日啟動
- [ 10-26]石井鎮開展關愛老年人骨關節病義診活動
- [ 10-26]全國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落幕 廈門選手再創佳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