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向陽紅01”船10月16日電 特寫:環球科考船上的“深海神器” 新華社記者 王卓倫 南大西洋波濤洶涌,而在幾千米之下的海底,靜靜高聳著雄美的大洋中脊。執行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暨中國大洋46航次科考的“向陽紅01”船,正在探尋著它的奧秘。 這艘環球科考船帶來了哪些“神器”,可以讓深海的神秘面紗逐漸揭開? 可直播的“千里眼” 以不低于1600萬像素、2.0以上大光圈自動拍照,持續移動攝像,光纖實時傳回……這不是在陸地上玩“旅拍”,而是下潛至3000多米的深海光學攝像拖體的工作狀態。 據裝備助理石旭亮介紹,這個設備號稱“千里眼”,能以高清鏡頭觀察海底礦物巖石和生物活動情況,已成為深海地質取樣的“標配”。 記者在船載實驗室電腦屏幕上看到正在實時“直播”的高清海底世界,海底地形地貌、生物活動一覽無遺。以幾秒的頻率自動拍照的功能,方便科研人員隨時留存圖像,為大西洋航段的硫化物定點取樣做準備。 “深水耐壓性是這個設備的關鍵。畢竟水越深,水壓越強,幾千米以下的海底高壓無光,這就要求鏡頭和閃光燈都具有良好的耐壓性。”石旭亮解釋說。 隨船工程師李彪來自“千里眼”的制造商——北京厘海科技有限公司。他表示,操作系統對接入的各傳感器數據均具備在線或離線數據分析能力。隨著數據每時每刻被保存,“千里眼”所在之處的定位、深度、壓力、溫度等一系列數據即可實現同步顯示。 深海里的“抓娃娃機” 如果說深海光學攝像拖體負責“尋寶”,那么電視抓斗則負責“抓寶”。 電視抓斗是深海有纜可視采樣系統的簡稱。大西洋航段首席科學家李傳順說,由于電視抓斗可在深海抓取大量樣品,已成為科研人員用于開展海底熱液活動及硫化物調查研究的重要設備。 記者在作業甲板上看到,深海電視抓斗抓臂彎長、咬合面大、斗體寬敞。據了解,它的最大工作水深為6000米,最大抓樣重量500千克。 如同游樂場的“抓娃娃機”一般,電視抓斗能否順利抓取樣品,首先在于位置找得準不準。“船載超短基線系統可以為電視抓斗提供精準的水下定位。”石旭亮說。 據他介紹,在下潛過程中,抓斗保持張開狀態。離海底3至5米時,科研人員通過高清攝像系統觀察海底底質類型,確定目標,并操作電腦發出指令。這一指令由萬米光纜傳到抓斗水下控制系統,再啟動電機和液壓系統使斗體合攏,深海“寶貝”即被成功抓取。 干細活兒的“大力士” 在有著4800噸噸位的“向陽紅01”船上,裝載著一個重達5噸的“大力士”——深海巖芯鉆機。 這一設備通過萬米臍帶電纜進行可視遙控操作,從幾千米深的海底定點鉆取表層巖芯,取樣深度可達10米。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長、大西洋航段領隊孫永福表示,它是進行深海資源勘探、深海地質調查不可或缺的技術裝備。 為什么要把這個“大家伙”放置海底?石旭亮介紹說,深海巖芯鉆機用于鉆取巖石或硫化物等有一定硬度的樣品,從而滿足科學家研究大西洋中脊硫化物縱向組成成分的需求。 “大力士”雖然很重,但“心”卻很細——鉆取的巖芯直徑只有50毫米。一根鉆管取完樣品,再換一根鉆管還能精確找到原來的鉆孔,繼續在海底工作。 |
相關閱讀:
- [ 10-15]中國海洋科考首次在多圈層同步綜合作業
- [ 10-13]中緬聯合科考發現跳鉤蝦兩個新種
- [ 10-10]國家海洋局發文規范北極科考 所有考察活動都需申報
- [ 10-09]“雪龍號”第8次北極科考開辟新通道 抵達長江口
- [ 10-09]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考起航大西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