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當盛滿柿子、石榴以及牡丹、玉蘭、月季等工藝花果的巨大花籃出現在天安門廣場中心時,另一個滿載中國文化藝術果實的“籃子”穿越白令海峽,香飄加拿大蒙特利爾。
在當地時間9月25日至27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加國際電影節上,多部中國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和動畫片等優秀電影作品在現場展映。中國的人文藝術與國外人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一波又一波的人潮使現場久久不能平靜……
國粹影響力持續發酵
當剛勁優美的京胡曲調在蒙特利爾流光溢彩的展廳里響起,觀眾紛紛戴上觀影鏡,屏聲凝神地欣賞來自中國的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舞臺頃刻變換為煙云繚繞的幽谷,虞姬置酒舞劍,一時間刀光如雪。項羽知大勢已去,撫騅長嘆,虞姬噙淚相慰,為項王斟滿最后一杯酒……京胡和鑼鼓,透過立體環繞聲效充盈于現場,人們全神貫注地注視劇中人物每一個肢體動作、眼神、表情。

國外觀眾雖不諳京劇,但通過他們專注的神情、動容的眼光可知,中國的故事已深深吸引了異國觀眾。演出結束后,臺下先是沉靜了幾秒鐘,繼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許多觀眾邊鼓掌邊從席位上站起來,久久不愿離去。掌聲、目光、笑容、贊美…無不向中國國粹和專業的藝術家們傳達了濃烈的敬意和謝意!

▲
第二屆中加國際電影節在蒙特利爾舉行
這部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京劇院、上海廣播電視臺、電影頻道聯合出品的京劇電影《霸王別姬》,此前曾在美國紐約舉辦了為期三天的獻映活動。從9月21日開始,電影導演滕俊杰攜帶影片亮相紐約克羅斯比街79號影院。
影片主演、主創人員及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美國亞洲協會榮譽會長卜勵德、費城交響樂團團長艾莉森·瓦格莫、中國電影家協會副會長奚美娟、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羅博·布洛克、著名主持人靳羽西等紛紛抵達現場。

展映過程中,美國觀眾同樣給出了雷鳴般的掌聲,大部分國外觀眾對這部他們從未接觸過的中國京劇難抑贊佩之情,沉浸在深深的回味中。

▲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庭院內上演京劇《霸王別姬》,吸引了大批美國本土觀眾。
而在電影獻映活動開啟之前,上海京劇院已于9月15日起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連續上演京劇《霸王別姬》,開創了在海外一地相同內容的舞臺表演和影片放映同步進行之先河。此舉對中外觀眾接觸、了解和喜愛中國京劇藝術起到積極的作用,為傳播京劇藝術、講好中國故事以及當下世界語境中的電影融合創新起到了引領作用。
中華京劇藝術在國際舞臺上贏得共鳴、綻放異彩,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融入世界的見證。目前,《霸王別姬》在紐約演出已經結束,但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的《霸王別姬》視頻仍不斷吸引著全球觀眾觀看,尤其在年輕人中,傳播力和影響力持續發酵。

創新讓中華文化融于世界
在上海京劇院的不斷打磨下,《霸王別姬》成為全球首部全程3D實拍加上目前世界最佳音效——ATMOS全景聲的京劇電影,給觀眾視覺和聽覺帶來了全新的感受和震撼。電影由京劇名家尚長榮和史依弘挑梁,用中國傳統藝術與多媒體融合的表現手法,演繹了一段家喻中華的歷史。它突出了中國民族精神和傳統美德,又為古老京劇表演藝術展示增添了新的魅力,此片曾代表中國首次獲得世界3D電影最高獎——金·盧米埃爾獎。

▲影片主演尚長榮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在接受采訪時說: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京劇和3D全景聲結合是新的創舉,京劇是中國的國粹,用最新的電影手段,不僅能把京劇發揚光大,而且能夠以不同的方式向世界充分展示、宣傳中國的文化,上海為此做了很好的嘗試和努力。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章啟月
“毫無疑問,這是中國文化向世界融合、傳播的重大一步”,法國駐美國大使館美歐研究室主任洛克先生說,“我非常喜歡中國的戲劇和音樂,比如京劇、古箏、二胡。但對于西方觀眾來說,他們的耳朵可能一下子無法適應這種與眾不同的音樂形式,但今天我欣賞了一部全新的京劇電影,我覺得非常欣喜。”
從事中美關系工作已有40年的美國亞洲協會榮譽會長卜勵德先生情不自禁地感慨:“真的太有戲劇性了!”他說,因為現代電影技術的介入,戲劇的張力進一步放大。這部3D全景聲的京劇電影,為中美文化交流和長久友好關系作出了積極貢獻。

剛從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畢業的金洽聞觀影后說: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小時候看過京劇《霸王別姬》的舞臺版,對這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有很深的印象。這次有幸在紐約看到3D全景聲電影《霸王別姬》,覺得耳目一新。這個電影運用了現代技術和音響效果,給傳統的京劇藝術注入了現代的氣息,非常吸引我們年輕人。
在本屆中加電影節的展映中,由上海出品、SMG導演團隊主創、上海京劇院著名麒派領軍者陳少云3D全景聲京劇電影《蕭何月下追韓信》作為電影節的開幕電影隆重上映,並參加競賽單元的角逐,受到了無數當地觀眾的歡迎和追捧,甚至有數位小朋友戴著3D眼鏡,認認真真、津津有味地看完了全片。《霸王別姬》也參與了電影節的展映單元,觀眾踴躍觀影,一票難求。
有外交官和媒體記者分別說道:兩部中國3D全景聲京劇電影聯袂在西方主流社會上映,贏得眾多觀眾購票觀看並連獲好評,這是第一次。在加拿大著名學府康南迪克大學的專題論壇上,上述兩部電影的導演滕俊杰以“京劇為本、電影為用”為視角回答了五大問題,得到了康南迪克大學、多倫多大學以及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十多位專家、學者的共鳴和贊同。

頒獎典禮上,憑借《蕭何月下追韓信》一片,滕俊杰榮獲了第二屆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加拿大著名導演、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得主比弗利女士頒發了獎杯。

▲憑借《蕭何月下追韓信》,滕俊杰獲第二屆中加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
作為蒙特利爾電影藝術嶄新的特色,中加國際電影節不僅以其專業性縱連中加兩國、橫跨電影藝術與科技,還搭建起電影界精英與普通觀眾之間的橋梁。正如加拿大國家電影局局長克勞迪所說:“這個重要的電影節給蒙特利爾乃至整個加拿大的電影行業帶來了嶄新的活力和商機。”
走出去步伐加快,中華文化中有令全人類感動的真摯情感
中國京劇代表中國人的認知理念和審美情感,但從國外獻映活動開展以來的情況看,中國京劇電影也得到紐約各界高度關注。目前,電影和舞臺演出觀摩票都已雙雙售罄,一票難求,社會反響熱烈。
紐約文藝界人士塔拉爾女士評價《霸王別姬》時說,這是一場非常成功的大制作,她極其欣賞女演員的美妝和劍舞,特別是余音繞梁的京劇音樂。《霸王別姬》導演胡雪樺曾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首演結束后說,“今夜的舞臺沒有戰爭,只有令全人類感動的真摯情感”。
不同國家的文化與文明雖然各有特質,但各國人民彼此的心是相通的,都會因為知心而暖心,而那些打動人心的人文交流,是維系和發展國家關系最堅固的紐帶。早在2014年10月15日召開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史依弘和尚長榮作為參會的九名戲劇界代表中的兩位,均表示“要設法讓世界看到中國的京劇。”“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文化自信,用外國觀眾熟悉的方式推廣,從中國傳統中發掘舞臺魅力,我們就完全能夠讓外國觀眾看得懂,看入迷。”

▲影片主演史依弘
史依弘說:“東西方文化雖各有差異,但本質皆是探討人和人性,由此,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便有了切實的基礎,也才有了達到共鳴的可能。”
中國國粹在國際舞臺的再次成功,讓我們看到了世界對中華傳統藝術的認可。近五年來,統籌對外文化交流、文化傳播和文化貿易,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文化走出去力度空前加大,不同文化與文明之間互相尋找智慧,實現多元互鑒。
在國際舞臺上,彰顯時代創新的中國故事引來八方喝彩。中華文化用真情暖人,真誠動人,正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燦爛名片,為人們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撐。未來,文化與技術進一步的結合,將讓傳統非遺藝術得到活態傳承,讓中華傳統文化以更好的姿態走出國門。
|